2025年07月27日 星期日
美就是惊奇 中国观众为什么喜欢印象派
第14版:国家艺术杂志 2025-07-26

美就是惊奇

——奥赛的美学原则

张 生

近日在浦东美术馆展出的以“缔造现代”为名的巴黎奥赛博物馆的部分展品,让人眼前一亮。不过,如果仅仅看展,还不能看出其所呈现出的美学或艺术的精神。奥赛博物馆虽以收藏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作品著名,更重要的是,其通过作品的展陈凸显的那种勇于突破艺术的观念,勇于打破艺术的惯例,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只有拥有这样的艺术精神,艺术才可以随着时代进步,带给人们新的美学的体验。

比如这次所展出的莫奈等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就是有意打破古典主义的种种陈规,从题材的选择,到表现的技法,再到光线与色彩关系的处理,尤其是对古典主义奉行的透视法则的突破,以及对最终的艺术效果的追求,让人耳目一新。他们勇于挑战和否定过去艺术的传统,勇敢且自由地创新,让绘画从神坛的庄严肃穆走向人间的生动活泼,从古典主义客观美的再现到印象派主观印象的渲染,也带来了一个我们之前“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的世界。

我们观看事物的习惯是由既有的“看法”决定的,每个时代的艺术、文学、思想,就是不断地让我们改变之前对事物的“看法”,发现和“发明”事物被之前的看法所遮蔽的一面,重新观看世界,也重新观看我们自身。

这新“看法”的由来,既有每个时代的科学和思想进步引发的世界观的新变,也有绘画观念及技术的革新。其中就有大胆的对异域艺术的学习,以“见贤思齐”,“洋”为“我”用。如印象派画家对日本的浮世绘、对世界的“看法”及表现技法的借鉴就是一例。这次展览中马奈所画的《左拉像》中的布置可看到他对东方艺术的着迷,画中左拉的身后是日本的花鸟屏风,在其头部上方是一幅浮世绘的画像。梵高等人更是通过“重绘”浮世绘的作品来重新认识和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这让人想到中国现代美术家们通过对西方油画的学习以对中国绘画传统作出的革新。因此,勇于向不同的艺术传统学习,也是突破自身的传统的束缚,追求艺术创新的重要法则。

去年夏天,我在奥赛博物馆买过一个帆布袋,上面印着波德莱尔的一句话,这句话说出了奥赛的美学原则:“Le beau est toujours bizarre”,译成中文,美就是惊奇,就是奇观,给人以刺激,或让人震惊,甚至,美就是不美。像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对传统的颠覆就让人感到突兀和刺激,至于库尔贝的《世界的起源》更是惊世骇俗,让人对美的传统观念产生怀疑和崩塌,这正是“现代”的视觉经验带来的不同以往的美。

梅洛·庞蒂曾说,源于法国的现代艺术有个关键特征,那就是像塞尚这些人的画作对我们的知觉经验予以创新的表现,才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置身的这个由我们的感官所“知觉”到的日常世界,也才让我们进入“现代”的世界,感受到“现代”的经验。艺术所关注和表现的正是我们的知觉所经验到的世界之美,艺术对世界的观看是非功利的观看,其表现的知觉的经验才是新鲜的,令我们惊奇的美。

我们“表面上”看的是“画”,而实际上“看”的是世界的变化,以及现代美学原则的到来。美是一个不断被突破又被重构的过程,新的美可以不“美”,甚至是“丑”的,但重要的是,美一定要让我们惊奇,让我们美的观念受到刺激,这就是奥赛的美学原则。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