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7日 星期四
台风结束申城高温无缝衔接 贪吃荔枝眼睛红  每日别超15颗 暑假旅游这样驱蚊最有效 广告
第6版:公众服务/广告 2025-08-04

暑假旅游这样驱蚊最有效

过去7天,广东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而全球基孔肯雅热疫情持续高发;国内多地又叠加汛期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导致蚊媒活动频繁,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上海疾控表示,基孔肯雅热不是新发传染病。截至目前,上海也无本土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不过,为应对基孔肯雅热输入风险,上海已开展临床医生诊疗能力提升、蚊媒密切监测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动物宿主和病人,主要通过带有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基孔肯雅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

人类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为1—12天,通常为3—7天。其特征是突然发热,经常伴有严重关节痛。约80%的患者在发病2—5天后,可在躯干和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有瘙痒感,数天后可消退。有些患者可有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的结膜炎表现,或出现游走性小关节痛。该病尚无特异性抗病毒治疗,急性期采取支持治疗,包括休息、补液及使用抗炎药和镇痛药等。

应该怎么预防这个疾病呢?预防基孔肯雅热需从控制蚊媒、切断传播途径和增强个人防护三方面入手。

要注意清晨或傍晚前往蚊虫聚集地时需着长衣长裤,涂抹驱避剂(如含有驱蚊胺的花露水等);室内可使用蚊帐、蚊香或驱蚊液,尽量避开蚊虫活跃时段(白纹伊蚊主要活跃时间为17时—19时)。

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清洁,避免花盆、水桶、废旧轮胎等容器积水导致蚊虫滋生。

旅行者出发前需查阅目的地国家的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了解哪些地区正在发生暴发疫情或存在较高的基孔肯雅热感染风险。部分旅行者(如孕妇)可依据此类信息判断是否应避免前往该地区。

在暂无疫情但感染风险升高的地区,计划停留较长时间或前往正发生暴发疫情的地区的人员,可前往旅行门诊或医疗机构咨询医务人员;出行时,宜携带含有避蚊胺、埃卡瑞丁、柠檬桉油、对薄荷烷二醇等活性成分的驱虫剂,并按照说明使用。也可使用经0.5%氯菊酯处理的衣物和装备(如靴子、袜子、帐篷),使用蚊帐、穿宽松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尽可能选择配备纱窗纱门的住宿场所。

出行后,2周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皮疹症状,请及时就医,并说明旅行时间和地点,以便尽快得到诊治,并及早实施防蚊隔离,避免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