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2025上海书展主会场之一、上海展览中心内人头攒动
书展开幕,不少读者在“旧书新知”展位驻足“淘宝”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今天,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如约而至,今年的主宾省是湖南省。虽然是工作日,但书展人气十足,延安中路上等候入场的队伍在凉棚下绕了两圈,蜿蜒排到了铜仁路口。7天,1267场阅读活动,书展已成为人人可参与的嘉年华。
排在队伍前端的王敏年逾七旬,他手捏一个大大的帆布袋,进入序厅就在“书香是一种氛围”的雕塑下举起手机拍照。环视主题出版区,他指着这里“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标识告诉记者:“我是来书展学习的。阅读就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今天,“行进中的风景2025——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上午启动、《浦江筑梦——为建广厦千万间》新书首发、第二届东方阅读盛典、第十二届“上海好童书”揭晓等重要活动都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会场举行。
今年的书展首次以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双主场”的新模式,将主会场规模拓展到了约4.2万平方米,并首次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喷水池广场、东花园、西花园推出户外“阅界夜市”,将书的展和人与人相遇的快乐延伸至夜晚,让阅读以一种更轻松、更生活化的姿态融入城市的生活与经济。2025上海书展还将分会场开到了乌镇,以“枕水慢读”为主题,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书香动能。
上海书展各区分会场的活动也精彩纷呈。静安区特别设立了中信泰富广场和静安区图书馆两个分会场,带领广大读者开启不一样的阅读旅程;长宁区参与主办第二届“书香上海·东方阅读盛典”,开启“悦读长宁·东方读书会”系列活动;宝山区图书馆联合中国邮政定制的“研学手册”收录书展活动信息,打造随身携带的“文化护照”,指引读者感受阅读魅力;松江区“奇换公园”旧书交换市集将举办“古籍新生”修复展示;嘉定区通过童声绘乡情、行走非遗、书香田园等活动推动乡村阅读……
书香满城,书香又不止于城。书香无界,全民悦读,书展是城中的文化热事,而阅读更在逐步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徐翌晟
书展特别报道见第1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