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8日 星期日
消费者要退卡  一年多没消息 自来水发黄水管全部更换 前滩百合园  停车收费远超周边  未售车位加装地锁
第8版:帮侬忙 2025-09-12

前滩百合园 停车收费远超周边 未售车位加装地锁

临时规约中对停车收费的规定

收费标准

未售车位加装了地锁 本报记者 李晓明 摄

前滩百合园多名业主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小区去年底刚刚交付,近期突然宣布要对停车进行收费,临停15元/小时,月租1800元,定价比周边小区翻了一番不止。更过分的是,临停车位还限定了数量,所有未售出车位都被装上地锁,“这是逼迫阿拉去高价买车位啊,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

收费过高 未经沟通

前滩百合园位于皓川北路与沿江路交界处,由洋房和别墅组成,单套售价达数千万元。该小区于去年底交付,共计236户,车位配比达1:2.9,共计约700个停车位。

业主魏先生向记者介绍,此前小区由于业主入住率低,对于停车一直没有收费。今年3月份,小区启动车位销售,一个车位售价在40万元左右,卖出了大约一半的车位。等到8月份,物业突然通知说要实施停车收费,但是公布的收费标准却让业主们都“炸锅”了。

“临时停车按照15元/小时收费,月租车位的话则是1800元/月,实在是太高了。”魏先生坦言,停车收费业主们可以理解,但是定价应该更加合情合理,“我们小区处于中环外,但是停车费定价堪称‘一枝独秀’,比周边以及同样位置的小区要高出一倍不止。”业主们向记者提供了相关小区的停车收费标准,其中同处前滩的东方悦澜、东方惠礼、东方悦耀等小区停车月租费为800元/月;位于中环内的徐汇滨江宝能公馆1288,月租800元/月,临停10元/小时;徐汇滨江御江庭,月租停车费1000元/月,临停10元/小时。

这样的定价事先是否有过说明?业主们告诉记者,前期物业临时规约里面有关于停车收费的标准,但那只是一个参考,开发商也表示会在具体定价之前,进行相关沟通说明,结果却没有任何沟通,直接单方面宣布了价格,让业主们始料未及。记者在业主出示的一份《百合漫庭临时管理规约》中看到,里面有月租1800元/月,临停15元/小时的描述。

临停限量 车位上锁

在停车费价格公布之后,针对停车一事,物业方面还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更让业主们无法接受。

首先是租赁车位只能短租不能长租。业主们表示,物业对租赁车位强行设限一次只能租3个月,而且不允许安装充电桩,理由是不能影响未来的销售。

其次是临停车位“限量供应”。“东区临停车位24个,东区15个,一共只有39个,根本就不够用。”业主反映,临停车位不仅数量少,价格更是非常不合理。“15元一小时,封顶120元,但是它只能包8个小时,按1天24小时算,你出入三次的话最多是360元。理论上来说,最大的收费可能是一个月10800元,实在是太高了。”

最后,除了已售出的产权车位,以及供外来车辆停放的临停车位外,开发商和物业更是一夜之间将剩余车位全部装上了地锁。“车位都上锁,临停价格高,剩下的一条路就是倒逼我们去买车位。”业主们控诉,根据2021年发布的《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区域机动车停放管理规定》,住宅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机动车停车位(包括地下停车库、立体停车库等)应当提供给本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使用人使用。建设单位尚未出售的停车位,应当出租给业主、使用人停放车辆,不得以只售不租为由拒绝出租。小区将车位上锁的做法,有违规之嫌。

沟通不畅 问题未解

在停车收费标准公布后,业主们普遍认为定价过高,希望能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对话,但进展并不顺利。“我们业主一直在寻求临时居委会、物业的协调,希望能与开发商和物业三方面对面进行交涉和协商,但是开发商与物业领导始终不露面、不理睬。”业主们告诉记者,几经争取后,9月初,开发商及物业代表才与业主进行了一次座谈会,会上讨论了车位租金和临停费用等问题,但也没有拿出相关解决方案。

对于业主提出的疑问,记者联系到开发商上海宏昌置业有限公司,并收到书面回复。公司表示,前滩百合园项目于2024年年底交付,目前社区入住率正逐步提升。为兼顾业主不同的停车诉求,自2025年8月起,项目同步提供车位月租、临时停车服务,并开放车位销售。其中,车位销售均价约40万元/个,该定价经前期市场调研并完成备案,与同时期、同区域、同档位新建住宅小区车位定价水平一致;车位租金、临停收费标准等核心条款,均已在《百合园漫庭临时管理规约》中明确约定,并经业主签字确认,具备合法效力。

其中,月租车位标准为1800元/月,未售车位可开放租赁使用,保障业主不同停车需求。临停收费标准为每次30分钟(含)内免费停车,30分钟以上8小时(含)内按15元/小时累计收费,每一计费周期最高收费120元,累计24小时后开始新的计费周期。

至于为何对车位上锁?该公司表示,主要是为了对停车区域实施统一管理,目前仅在车位安装地锁但不开启使用,不影响车辆正常停放。后期地锁作为已购车位标准交付配置,已购车位业主可自主安排使用。

本报记者 李晓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