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受到智慧、爱、慈悲的鼓舞时 读着读着就快活起来 远行的终点是自身 “见识一下船长室的夕阳”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5-09-14

读着读着就快活起来

◆ 薄荷

我一直钦佩娴于辞令的人。除了因为自己口拙而心生羡慕之外,主要是他们言谈间流露出的从容舒展令人心怡。“想得到”与“讲得出”之间,于我往往能远隔千山万水,于人却有水到渠成的丝滑。听会讲话的人讲话,几乎有一种欣赏的快乐。

阙政的《对坐与独白》就是一本会讲话的书。据她自己讲,这个书名让她想起电影《东邪西毒》里的欧阳锋,不过比起那种大漠孤魂的荒寒,我想起的倒是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明明是孤身一个人,却想着该与谁同坐呢,坐下来之后做些什么好呢,想着想着就快活起来——清寂中却能见俏皮的一处所在,正如这本书的简洁言辞里,每每藏着泉源涌地的活泼。

《对坐与独白》的副标题叫作“一名电影记者的十年观影手册”。“手册”的意思,大概指的是书中收录文章大都篇幅不长,且多是因人因事写作而成。其实,我觉得这本书更应该叫作“笔记”,它分明有着前人笔记的特点:信手而成的潇洒,兴之所至的抒发,时而认真,时而促狭,忽而恬淡,忽而澎湃。对于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优点也和笔记一样,可以随手翻翻,可以随意放下,余香萦绕,就像一杯好茶。

我和阙政老师的观影趣味不尽一致,即使在特别一致的地方,我好像也欠缺她的热情。在《一个莎剧演员活生生把波洛变成了007》中,她的吐槽可谓舌灿莲花,看得同为阿婆粉丝的我,捧着书笑个不停;她非常喜欢电影《利刃出鞘》,我就觉得一般。但即使是和我观点不同的文章,我也能从头到尾看完,并且时不时地恍然“啊原来她是这么想的”,就像一个鬼点子多的朋友在开腔,我可能跟不上节奏,但是听她谈谈讲讲,总有乐趣。非要追求开卷有益的话,可以说这是一种补足式的阅读。

另一部分则是非常合我心意的文章,但是因为自己都感觉到了强烈的主观代入,反而吃不准别人读了会不会也有共鸣。比如她写电影《梅艳芳》,题目就可在我心上:《天生不高贵,但艳丽到底》。这篇文章最后,是一个非常利落的豹尾:“有生之年不要看到有人拍《张国荣》。”这种爽脆使得我内心有无数表情包在和着这句话疯狂点头。“收你做我的迷”,刻在无数人心里,或者不过是巧合,是一种不可抗力。但是放眼看开,我们能够同代为人,未尝不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缘分。类似的这种记录当然是个人化的,但是与此同时,又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印记。

尤袤诗说:“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阙政仿佛没有这种困境,她的讲述历历宛如珠落玉盘。与她对坐,听她独白,都是乐事。心下快活自省,足以弥补我口不能言的遗憾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