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上海创智学院携手无问芯穹共建“智能终端联合实验室” 国产机器人辅助手术突破千例 教大模型“听懂”爷爷奶奶话 实战遴选 四季招生 不拘一格育AI英才
第3版:上海新闻 2025-09-14

实战遴选 四季招生 不拘一格育AI英才

上海创智学院打造“敢闯敢试”的人才培养生态

上海创智学院在开放日活动中分享了不拘一格选才的招生特色 采访对象供图

仅仅“一岁”的上海创智学院已交出亮眼成绩单。瞄准“AI天才、奇才、怪才、偏才”,不拘一格纳人才,创智学院招什么人,怎么招生?昨天,上海创智学院一周年之际举办面向育人合作伙伴和家长、学生的开放日活动,在上午的“AI星耀创享汇”上,学院分享招生目标和培养特色。

选 有才还要有勇气

上海创智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丁晓东向记者介绍,学院“一年四季”招生,面向本科高年级、硕士及博士一年级学生,以创客大赛、训练营等形式实施“项目制”实战遴选,在解决真实问题中鉴别学生的创新勇气与工程能力。3月春季营面向考研上岸的学生;5月夏令营面向全国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录取后可回校申请推免直博;10月金秋营面向已保研至其他高校的学生,提供二次选拔机会;12月冬令营则独具特色,面向社会市场人才,如已获风投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大厂取得重要成果的技术专家等,旨在为他们提供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目前,创智学院已有2024级、2025级五百余名学生,已录取近300名2026级博士生。在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生以访问学生的身份加入团队,参与科研和其他科创活动,提前融入创新生态。

“有才”还不够,创智学院也“劝退”“婉拒”过不少人。创智学院需要的是“有抱负、勇气、格局、潜能和风险认知短路”的人才,不要“算小账”只盯着利益的人。“敢于冒险,才能‘捅破天’。如果一个人对风险比较敏感的话,就不敢去做了。”丁晓东说。

教 课程迭代速度快

培养“大胆”精神,创智学院为学生“兜底”,例如不设定强制性学制和最低学习年限,设定科学严谨灵活的学位评价标准,重点关注学术成果和社会价值或原创价值,对高挑战项目的失败很宽容;与企业合作的“学生订约”模式,确保学生毕业后获得工作机会,从而消除其后顾之忧,鼓励其在读博期间敢于冒险、挑战前沿。

学院采用“学术+产业”导师组培养机制——学术导师负责课程修读指导、科学素养培养和学术思维拓展,产业导师负责项目实践指导、产品思维拓展和技术前沿指导。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导师,也可以结合研究方向提出将院外专家作为导师的需求,还可以根据研究进展和需求更换导师和课题。

突破常规的“阵地式培养”,学院已开设核心基础课、人工智能方法、人工智能交叉等20门课程。而且为了知识更新,这些轻量化课程快速迭代,过去一年已完成17轮次迭代。建立“导师+学生”双线学术交流机制,“抬头见大咖,转身即交流”,学术沙龙也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主持。

人才培养离不开环境的支撑。目前创智学院已建成公共实验中心、创智工坊、智能机器人基础模型区等700平方米核心功能区,智能设计实验室、自动驾驶实验室、超感协同手术机器人区等500平方米在建实验室也即将完成。而在看不见的软实力方面,强大的算力基座、开源社区也支撑着师生的科研活动。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