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沁苑6号楼前围着施工挡板
文沁苑6号楼加梯工程已停工 房浩 摄
“好不容易盼来了加装电梯,没想到施工中出了大纰漏,拖了一年多也没完工,我们究竟还要等多久?”家住光复西路2297弄文沁苑的王先生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小区6号楼去年启动加梯工程,可施工方屡屡上演“神操作”,先是偷工减料被居民逮个正着,继而又擅改施工图纸,打桩位置比原计划点位偏离了70厘米,导致工程半路“搁浅”。
施工材料货不对板
光复西路2297弄文沁苑小区于1999年竣工,居民楼均为6层无电梯设计。据王先生介绍,近年来,不少居民因年龄渐长,爬楼愈发吃力,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更是望楼兴叹,很少出门活动。2021年,恰逢上海出台加梯新政,6号楼居民“喜大普奔”,随即启动加梯流程,并选定上海建工五建集团为承建方,工程费用共计74万元,由3楼以上居民按比例分摊。“当初选择五建,就是看中他们的品牌和经验,毕竟电梯是特种设备,工程质量必须安全可靠。”王先生解释说。
去年7月,6号楼加梯工程正式动工,按计划,首先要在楼前开挖基坑。但在打桩过程中,有居民看到工人使用的钢管壁厚仅有3毫米,而施工合同中明确规定采用14毫米壁厚的钢管,二者尺寸相差4倍多。“钢管厚度缩水,会严重影响承重能力,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还好我们抓了现行,要不然就被他们糊弄过去了!”面对居民的质疑,施工人员竟辩称是“货发错了”,非故意偷工减料,会马上替换合规钢管。
自作主张更改方案
建材被“调包”一事刚平息,更大的“乌龙”接踵而至。今年初,施工方完成打桩作业,但居民们惊讶地发现:整个基坑并未按图施工,相比于原始设计,电梯井的位置往南侧居民楼方向“平移”了约70厘米!“电梯井一旦内收,与之相连的人行通道就同步缩水,我们原先准备在通道一侧开门,现在因距离底楼居民家的外墙和窗户太近,已经无法实现了!”居民们随即询问现场工人,为何擅改施工方案,但对方支支吾吾,也没给出明确原因。居民们又联系五建集团,不料项目负责人对此也一头雾水,后经多方了解才得知,原设计的电梯井位置下方有水电燃气管线,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未等相关部门前来迁移,就自作主张“跳”过管线区域,继续施工。
“施工方自说自话,也不和我们商量,到底哪来的底气?这行事风格也太草率、太不负责了!”遭遇如此奇葩事,居民们直言“匪夷所思”。
补救措施并未获批
记者来到文沁苑,只见6号楼前东西两侧各围着一圈挡板,但工程处于停工状态。走到居民楼4楼向下俯瞰,基坑已基本成形,四个角落分别有一根钢管桩打入地下,但因停工多时,基坑内明显积水,周边地面上也散落着大量水泥袋和塑料桶,现场一片狼藉。王先生说,今年春节后,长风新村街道曾召集小区居委会、6号楼业主代表、五建集团召开多次协调会,要求承建方拿出解决方案。“五建集团后来提出,鉴于基坑已经挖好,如推倒重来耗时耗力,不如修改设计,将开门方式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未来也不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居民们经过反复讨论,抱着希望工程早日竣工的心愿,最终同意了这一补救措施。
此后,五建集团重新制定了施工方案,并上报区有关部门审批,但半年过去,居民们依旧没等来开工通知。上个月,街道加梯办再次召开协调会,会上,五建集团项目经理称,审批工作仍在“走流程”,近期就会有结果。居民随后提出,既然施工方案调整,双方应重新签订合同或补充协议,且五建集团必须书面担保,若新设计的电梯无法通过验收,由其全额负责。但对于这一诉求,五建集团却不置可否,未当场允诺。
“大伙儿都盼着电梯快点启用,可开工到现在一年多了,还是遥遥无期。施工方连犯‘低级错误’,监理方也后知后觉,真是让人无语!别的小区加梯顺顺利利,为何到了我们这儿就波折不断呢?”居民们话语中,满是无奈。
推倒重来尽快开工
记者随后联系上小区居委会范书记,她表示,6号楼的加梯工程确实已停工大半年,街道和居委会很重视,已召开多次协调会,督促五建集团积极回应关切,尽快解决问题。
记者又致电五建集团项目负责人唐经理,他坦言,作为工程总包方,公司对施工单位的违规操作,确实存在监管不力,对加梯工程出现重大失误给居民带来困扰也深表歉意。为不耽误建设进度,他们此前曾考虑修改设计,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将错就错”,但最新消息是,该方案未能获得安监和市场监管部门批准。公司已决定,继续按原方案施工,计划先拆除桩基,随后重新打桩,争取明年春节前完工。唐经理承诺:“接下来我们一定吸取教训,全程监督,确保工程平稳有序实施。”
文沁苑6号楼的加梯工程何时重启?后续施工能否一切顺利?“新民帮侬忙”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