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清风四时来(中国画) 与公公一起看书的时光 凝视着祖国地图 假期之约 陆澹安的稿费 电影手绘海报
第6版:夜光杯 2025-10-01

电影手绘海报

俞昌基

日前路过上海影城,精彩纷呈的电影海报映入眼帘。而我的脑海里则涌现出一张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手绘海报。那时的海报把电影的主题高度浓缩在一个个画面上,吸引行人的眼球,让人过目不忘,甚至心甘情愿地掏钱买票,走进影院。

例如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海报中央位置是地下工作者李侠(孙道临饰)的半身特写,他戴着耳机,正全神贯注地发电报;而左下角是日本特务头子和汉奸惊恐万状的神情。再如《野火春风斗古城》,画面的四分之三是灰暗的古城墙,中间侧身站着女主角银环(王晓棠饰),她警惕的双眼在黑暗中闪闪发亮……印象最深的是李默然主演的《甲午风云》。民族英雄邓世昌身穿管带官服,胸前挂着大望远镜,双手握拳,义愤填膺。背景是怒云翻滚,激浪滔天。作者用版画的形式来表现,更显得刚劲有力,气势非凡。这张电影海报是著名画家廖炯模画的,他创作的《刘三姐》《甲午风云》《五朵金花》等电影海报都荣获过全国电影海报展的大奖。当年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很多电影连环画也都直接采用他绘制的海报作封面。

有的电影手绘海报有几个版本,如英国电影《红菱艳》,有画舞蹈女演员全身的或只画脚的,但都重点突出地画了一双红色的芭蕾舞鞋;并且都在显眼的位置上写了红色的英文“The Red Shoes”,确实很有艺术魅力。

我有个邻居高伯伯,是嵩山电影院里的老美工。他告诉我,画电影海报有两种方式。一是创作。一部新电影上映前,美工们先凭着一张“试片证”看样片,边看边记,一般要看三四遍,回去以后再花大力气把电影里的精彩场景创作成海报小样。二是临摹。电影发行方为每一家影院送上新电影的海报样张,美工们就在工作室里按照样张绘制。无论是创作还是临摹,电影美工都必须把原画放大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然后到影院的外墙张贴。所以搞手绘海报既是艺术活,又是体力活。高伯伯还告诉我:当年最牛的是大光明电影院,它拥有上海最大的海报栏……可海报上墙以后三四个星期,新电影的海报就会覆盖旧的,好可惜呀!

如今,电影手绘海报已经被新生代作者的艺术创意和高科技制作所取代,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是这些旧时手绘电影海报给我们这一代老人留下了很多有温度的回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