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静安区在文明单位“学思想 见行动”主题活动的实践中,始终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通过机制创新、项目引领、阵地拓展等多种方式,推动区域文明单位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服务发展、惠及民生、融合共治的生动实践。
静安区积极探索文明创建新路径,成立全市首个“静美企成”文明单位创建联盟,吸纳成员单位297家,以8个领创单位和项目为抓手,实施“静美领创”行动,推动文明创建从“单点突破”向“全域联动”转变。行动聚焦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网格化服务等重点领域,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性的项目,如“花神有约·静美文化传承”“宣讲传声·静美凝‘青’聚力”等,实现文明共创、资源共享、发展共赢。
在典型引领方面,静安区通过TED演讲、集体访谈、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文明单位风采,组织“静”力量代表宣读城市文明倡议,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编撰《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案例精选》,开设“学思想 见行动”优秀案例专栏,推动各单位互学互鉴、共同提升。
文明创建不仅要建机制,更要树品牌、见实效。静安区以“项目化”推动“品牌化”,鼓励各单位打造“一单位一品牌”。上海九百(集团)有限公司组建青年宣讲团,设计3条“Citywalk”城市漫步路线,由青年宣讲员带领市民沉浸式感受静安文化脉络。同时,持续打造“九百讲坛”品牌,成为凝聚职工、推动发展的重要平台。上海大宁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以“花朝节”“荷花游园会”为载体,将传统文化与商圈消费深度融合,活动期间大宁公园客流量超65万人次,商圈客流同比显著增长,实现文旅商体展联动发展。聚水潭等“两新”组织开展电商授课,赋能企业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也让文明理念在参与中传递、在体验中深化。
阵地建设是文明创建的重要支撑。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公司打造“红色济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挖掘电力发展红色历史,弘扬劳模精神;推出“电力满‘格’”惠民服务项目,推动供电服务与社区治理“双网融合”,让电力服务更有温度、更贴民心。
下一步,静安区将持续发挥“静美企成”文明单位创建联盟资源优势,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加快实现从“城区塑形”到“城市铸魂”的转变,在“润物细无声”中让文明的种子在人们心中扎根,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本报记者 赵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