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日本:雄心与无奈
第25版:火星,我们来啦! 2020-08-03

日本:雄心与无奈

姜浩峰

7 月20 日,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利用一枚HⅡA 火箭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希望号” 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阿联酋“希望号” 火星探测器发布会。

日本的火星梦,不比美、俄、中等国小。然而,前路对日本来说,仍是雄心与无奈并存……

主笔|姜浩峰

阿联酋火星探测器“希望号” 7月20 日由日本H-IIA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场地是位于鹿儿岛县南部的种子岛。

回顾日本的深空探测历史——早在1998 年,日本亦曾发射过一款名为“希望号” 的火星探测器。当时的日本,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探索火星的国家。然而,2003 年日本“希望号” 最终失败。此后,日本仍数次采用不同方式梦想探索火星,至今无果。今年2 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宣布,计划在2024 年向火星发射一颗探测器,这是日本自“希望” 号后,又一次梦想独立向火星发起冲击。

如今,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的H-IIA 运载火箭,尽管推力没有中国的长征五号大,但仍希望借助于帮助阿联酋发射火星探测器,积累自身经验。某种程度上说,日本的火星梦,不比美、俄、中等国小。然而,前路对日本来说,仍是雄心与无奈并存……

日本“希望号” 命途多舛

1998 年时的日本,对于火星探测是雄心勃勃的。原因首先在于其自1985 年开始的深空探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985 年1 月8 日,日本发射了“先驱号” 彗星探测器,用于探测哈雷彗星。这一重约138 千克的圆筒状探测器,从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发射后,于1986 年3 月11 日到达距离哈雷彗星约700 万公里处,在取得珍贵的观测数据之后,“先驱号” 绕太阳继续航行。其搭载的探测仪器,无论是探测行星间磁场,还是等离子体波动、太阳风,都工作正常。

继“先驱号” 之后,1985 年8 月19 日,日本发射的“彗星号” 探测器,更为成功——一度从距离哈雷彗星15 万公里处略过。

20 世纪80 年代的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充满了日本制造——无论是汽车还是家用电器。计划1998年发射的日本“希望号”,也犹如“日本制造” 的一张靓丽名片。这一火星探测器由日本设计制造,搭载了来自加拿大、德国、瑞典和美国的14 种载荷。某种程度上说,这显示出了西方世界对日本产品的一种信赖。

日本“希望号” 的任务是对火星的高层大气及其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进行长期调查,并跟踪氧气分子从火星稀薄大气中逃逸出的轨迹。日本“希望号”还计划在轨道上对火星及其卫星拍照。来自鹿儿岛的科学家们虽然没有奢求日本“希望号” 能够着陆火星,但也计划在近地点让日本“希望号” 对火星大气层进行遥感分析。然而很遗憾——这个小目标从一开始就无法实现。1998 年12 月,尚未升空的日本“希望号” 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烦——阀门故障,导致推进剂损失。如果照常发射的话,航天器没有足够的加速度到达它的计划轨道。

带着先天不足,日本“希望号” 还是升空了。此后,由于地面控制室的两次变轨失误,导致日本“希望号” 耗费了比原计划更多的推进剂。在一度失联又重回视线后,2003 年12 月9日,日本“希望号” 的主推进器发生故障,终究功亏一篑。

日本“希望号” 看似命途多舛,然而,其与苏联当年十余次发射几乎没有一次成功相比,并非最为悲催。可有过1998 年开始直至2003 年结束的这段失败旅程之后,日本却很长时间没有再起独立的火星探测计划。

受美国掣肘,梦想仅限于梦中

许多日本孩子有宇航之梦。甚至对遥远的太空有迷幻般的认识。这些梦想通过《恐龙特急克塞号》《宇宙超人奥特曼》云云,得以发泄。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日本的一些成年人也对电视上的这些动画节目颇感兴趣。由于当时日本企业的工作压力大,下班后,回家看几集惊悚的与外太空有关的幻想性的节目,惊出一身冷汗,洗把澡睡觉,成为许多上班族的减压手段。

然而,真若去追寻现实中的太空梦,日本却力有不逮。在航空领域,日本曾以美制F-16 战斗机为蓝本,发展出日本F-2战斗机。许多方面,F-2 战斗机已经超越了F-16。三菱重工甚至拿出了F-2 战斗机的鸭翼版本。然而,这一对海、对陆有较强攻击能力的F-2 改进版,最终胎死腹中——美国对日本方面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压力,逼迫其让步。最终的结果是——日本自卫队只能继续购买被美国方面“拔掉了进攻牙齿” 的美制战斗机。在航天领域,同样如此。当日本版“希望号” 希望破灭以后,美国屡屡邀请日本参与美国项目。但有时候,又突然撤换日本宇航员。原计划2020 年登上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宇航员星出彰彦,就于2019 年10 月突然遭到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撤换。

眼巴巴希望在太空为2020 年东京奥运会助威的星出彰彦,只能让梦想在睡梦中实现了。如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索性东京奥运会也不会在2020 年举行。对于星出彰彦来说,来年他是否有机会重续旧梦呢?目前看,他的同胞野口聪一也许比他幸运——野口将搭乘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的“龙”(Crew Dragon)飞船,于8 月份飞上太空。

对于NASA 来说,目前与日本合作,最大的诱因是日本愿意掏钱。2017 年6 月,美国曾经提出与俄罗斯、欧洲和日本共同打造“深空通道” 的火星探测构想。当时美国号称经费缺额达10 万亿日元(约6000 亿元人民币),希望日本掏腰包。日本会津大学副教授寺园淳当时就分析称,由于火星探索成功概率低,即使以美国来说,也觉得花费太过,才拉日本入局。寺园淳认为,日本宇宙开发只强调在太空领域“刷存在感”,跟着美国走,是一种心理虚荣。而今年,当日本实打实地用H-IIA运载火箭发射阿联酋的“希望号” 时,仍表现出了其一贯的雄心与无奈——有能力将他国探测器往火星送,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可眼看着美、中都能将本国的火星探测器、火星车送往火星,只有推力小得多的H-IIA 火箭,且要看美国眼色的日本,希望2024 年再发射本国火星探测器,依旧是一种无奈的表现……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