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别啦,老旧破小!
第43版:广域/城与事 2022-07-11

别啦,老旧破小!

王泠一

漫画/崔泓

王泠一(上海,学者)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传出消息——上海定下成片旧区改造军令状,即年内完成中心城区剩余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约20万平方米、涉及11000多户居民家庭。后者意味着:年末的上海将彻底告别“老旧破小“的难题。

本世纪出生的上海青年人,很难相信被誉为国际大都市的魔都会有这样艰难的民生课题存在!而我在上个世纪最后一年就实际接触到了,那年我在被称为中心城区的中心社区——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办事处挂职。上级安排我等智库人员挂职的目的,自然是近距离地了解些民生难题并在调研基础上提出可操作的对策。

我下基层挂职后不久,就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我当时陪同石门二路街道团委一起开茶话会,邀请了不少解放前就参加革命的社区居民和在街道工作过的离休老干部代表与会。其中有一位是参加过配合渡江战役的地下党老革命、从区方志办主任位子退下来的杨渤海同志。他提供的部队战斗事迹还成为电影《渡江侦察记》中的情节。这位老革命在街道庆祝座谈活动结束后,表示要和我单独交流一番。当年国庆期间,他约我到西斯文居委碰头。

与西斯文里相邻的是东斯文里,是当年静安区二级旧里的典型代表,一到雨天就漫水入底层,楼顶房屋则家家有溪流直下,弄堂寸步难行,自行车也会被水浸爆胎。自然更不用说无法独立使用的煤气和卫生设施了。而老革命带我在西斯文转了一圈之后告诉我:解放军打进上海时这样,现在怎么还是这样!他还很谦虚地对我说:“我文化程度不高,但50年前最喜欢听的广播文章就是《别了,司徒雷登》!啥时候,上海能够出一篇文章——《别啦,二级旧里》?”他希望作者是我。

我对老革命表示不知道啥时候能写这篇具有地方志意义的文章,因为我已经参加了上海市政府的决策咨询研究工作,知道当时上海挺紧张的公共财力,很难大规模支撑旧改工程。而且在策略上还面临两个无法回避的矛盾:一是有着文化传承价值和革命遗迹的老建筑如何在旧改中得到积极保护;二是一旦引入商业化改造流程,二级旧里的原住民们搬迁到哪里去生活?伴随着还有其子女的就学问题和年轻人上班通勤难题。世纪之交的上海,可没有如今的地铁体系!而处于成本和财力因素,后来“东、西斯文”的居民动迁安置房就地处松江和青浦。

上海世博会前一年即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上海以历史风貌保护区建设的大手笔,先行大规模地解决了一批旧改硬骨头问题,受益区域主要就有静安区、徐汇区和长宁区。而“东、西斯文“地块,还被进一步开发成为静安雕塑公园,上海自然博物馆也迁入于此,如今是上海的文化新地标。可是,我最害怕去这个当年曾多次调研的雕塑公园了,害怕遇到当年熟悉的小区原住民问我:“为啥不能原地搬迁?我们难舍居住了一个甲子的烟火气和老邻居!”其实,原地参加小区旧改、居民临时异地租赁、建成新居回迁落户等思路,五年前才普遍成为新的政策!

从上海十一次到十二次党代会的五年间,上海启动了新一轮的阳光旧改工程。其核心方针就是:全面完成中心城区的成片和零星旧改,留、改、拆并举,妥善保护好历史文化风貌区和里弄街坊。今年上半年则已完成旧改约10万平方米,涉及5500多户居民家庭。再听到党代会喜讯,我很想和杨渤海同志再续写静安区地方志,但他已在天堂,故写下此文铭记!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