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李娟的世界
第49版:文化 2024-06-03

李娟的世界

何映宇

上图:李娟。

左上图:《九篇雪》。

右上图:《我的阿勒泰》。

下图:马伊琍饰演的张凤侠,原型是李娟的妈妈。

右图:《羊道三部曲》。

右图:李娟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不讨好任何人,不向世俗低头,在自己的心灵里,保留一片,纯净的天空。

记者|何映宇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火了,原作散文的作者李娟,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自1999年开始写作,李娟的一系列记录新疆阿勒泰牧民生活的作品发表、出版,独特的文字风格与对北疆山川风物、风土人情的生动叙述,特别是刘亮程、陈村、王安忆等知名作家的褒扬和诸多媒体的推介,令她和她的文字为更多读者所熟知。

她写她的母亲,写乡间生活中猫狗鸡牛的趣事,写她和师长、朋友、邻里的交往,也写她自己。那些属于她的日常生活,却吸引着读者,走进她的世界。

童年就爱读书

1979年7月21日,李娟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李娟小时候在新疆最北端的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要人口的小县城度过一大段童年时光。

上小学一年级时,她有一天捡到一张旧报纸。闲来无事,就把自己认得的字挨个念了出来,竟然发现它们的读音连缀出了一句自己能够明白的话语,大为震动。那可能是她生命之初的第一场阅读,李娟说:“犹如壳中小鸡啄开坚硬蛋壳的第一个小小孔隙。”

可以说,从小,李娟就开始了如饥似渴的阅读。阅读为她打开了通往更大世界的一扇门。她家并没有钱买很多的书,她主要的阅读物是捡垃圾的外婆拾回家的旧报纸。后来,小学三年级,她转学到了新疆,和妈妈一起生活。李娟小学四年级那年,她的妈妈开始做收购废纸的生意。所谓废纸大都是书籍和报纸。妈妈专门腾了一个房间摆放这些废报纸和书籍,不让随便出入,李娟就从窗户上爬进去,享受坐拥书山书海的感觉。

从小酷爱读书,为她日后正式开始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娟上中学时,因为没有户口,学校曾拒收她。高一那年,妈妈带李娟回到四川老家,做小生意赔了钱,一家人决定重回新疆。李娟转到富蕴县二中,后来索性退了学,跟妈妈学裁缝,但生意并不好,于是只好进入山野,跟着哈萨克牧人转场。在阿勒泰山区,她们开过小店,卖小百货。李娟也曾到乌鲁木齐打工,做过地下服装厂的流水线工人,还做过车工。将近20岁时,她开始业余写作和投稿。她说,那时候,越长大,越觉得自己啥也不能干,只能写作。所以慢慢地到了高中的时候,就下定决心,以后其他路都走不通了,一定当个作家。

2000年,在照顾重病外婆的闲暇时间中,李娟完成了散文集《九篇雪》第一稿,这是李娟的第一部作品。

那一年的冬天,李娟的外婆摔了一跤,瘫痪了。李娟在医院一边照顾外婆,一边写作,写了整整一个冬天。第一稿结束后,李娟去乌鲁木齐交稿,途中却把所有稿件都遗落在搭乘的车上。她回到了富蕴县,又花了几个月时间,绞尽脑汁重写了这本书,这就是《九篇雪》的第二稿。

《九篇雪》写的是李娟在少女时代跟随家人在新疆阿勒泰草原生活和做生意的故事。码庄子、搭帐篷、做生意、赶牛、牧羊、找麻雀、住山野、走戈壁、挑水、吃抓肉、打工等一组组活生生的真实生活画面,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幅不为人知的阿勒泰生活面貌。这些古老而又富有尊严的真实生活,充满灵性,宁静而又厚重,是一部令人如痴如醉而又深藏原始野性的西域牧歌。

2003年1月,散文集《九篇雪》作为刘亮程主编的“住居新疆”丛书一种出版。作家刘亮程说:“我为读到这样的散文感到幸福。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很难写出这样的东西了。那些会文章的人,几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学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而潜心生活,深有感悟的人们又不会或不屑于文字。文学就这样一百年一百年地,与真实背道而驰。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自己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李娟虽年仅21岁,但她的《九篇雪》,我认为是可以经久阅读的散文。”

无结果的爱情

高中辍学以后,李娟的亲戚认为她唯一的出路只剩下嫁人,便热心地帮她介绍对象。介绍的对象有卖猪肉的,贩羊皮的,还有收购旧家电的。可是她一个也没看上。

她也不是没谈过恋爱。第一个追求她的是个河南小伙子。很快,由于贩卖假钞……

第二个是个在深山拉矿石的货车司机林林。她第二次见面就爱上了他。那一天,他给她带来了月饼,然后坐在炕上,看着李娟在月光中揉面,然后拉面下锅。他们喜悦地聊着一些可聊可不聊的话题。月光渐渐偏移,离开大炕,投到墙壁上。

在她眼中,他的眼睛和牙齿总是闪闪发光,他扭头看过来的时候,让人心里欢喜得忍不住叹息。

他开的是黄河大卡车,他们总共见过20次面,每一次都是他路过她家小卖部来买东西或专门来看她,给她送点小礼物。她学会了听卡车的轰鸣声来分辨是柴油车还是汽油车,学会了区分离合器和刹车,她家的小卖部在一段路的至高点,白天晚上车流不断,为了能等到林林,她记住了林林路过她家门口的时间,她一整天都在数路过的卡车有多少辆,总结出差不多过200辆大卡车,等待四天林林会来一次。

她确实很喜欢他,但他实在太穷了。在现实面前,他们的爱情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她去乌鲁木齐打工做了两年流水线上的车工,一个工友开始追求她,在这里一起干活的单身工友里,只有李娟是个女的。当时她21岁,追求她的男生比她小5岁,实际上还没成年。

虽然她没有答应他,但是她的心里还是有点高兴的。这是什么样的心态呢?她自己也有点不明白。她记得,这个比她小5岁的小男生用骄傲而不安的眼神看着她,可是她却故意不理他,做出蔑视他的样子,尽管她心里有点高兴,却从未表露出来。很显然,这样的一段感情,必然无疾而终。

后来她当了编辑,有过一段异地恋。

男方生活在另一座城市,他们靠打长途电话倾诉感情。有一天,她突然非常想他,非常想见他一面,于是发了疯一样地去找他。那天,她带上一只拖杆箱,这是她的全部家当,用她全部的存款买了一张单程车票,剩下的钱只够打三分钟公用电话。

只是,有些感情可能最好还是留在理想之中,脆弱的感情一遇上残酷的现实,就会被碰得粉碎。她到了男方生活的城市,见到了他,她才发现,现实中的这个人和电话里的他,判若两人——不,判若二十人!

她逃了,她一刻都不想停留,马上就走。他却抓住了她的手,不让她走。她如坐针毡,两人僵持了很久,这时,楼下传来第八套儿童广播体操的音乐,“他便松开抓住我的手,下楼去做操”。

她终于逮着了机会,拖起行李箱,溜之大吉。走出他的宿舍,她才如释重负。她给自己的好友打了个长途电话(这剩下的那点钱还真派上了刀刃上的用场),让好友给她卡上打点钱,好让她买一张回去的车票。如果不是她的好友雪中送炭,她可能只能徒步走回家去了。

之后,她谈过网恋,也曾和一个男生在南京一起牵手逛街看电影,但都没有结果。

无结果的爱情让她至今单身,但经过的事却成了她散文中的书写对象,发生过的事,即便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经过。

李娟的阿勒泰

2003年的春天,李娟从乌鲁木齐结束打工生活回到家。当时她的外婆已90多岁高龄,还在牧场上过着动荡的生活。李娟迫切需要一个工作,有稳定的生活和稳定的收入,以便能带着外婆进城生活。机缘巧合,在几位朋友的帮助下,她很顺利地成为地委宣传部的办事员,做些办公室的服务性工作。机关里上网很方便,自此,她开始了网络写作。

2007年春天,李娟离开办公室,回到草原,一头扎进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与他们共处3个月。2008年,李娟存够了五千块钱,便辞了职,到江南一带打工、恋爱、生活。同时开始忆述与扎克拜妈妈一家生活的日子,一边写一边发表,大约用了三年多时间,完成《羊道》三部曲。

在《羊道》系列散文中,李娟将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民风民俗呈现给读者,并在叙事写景的同时,带出对自我、对人生的真切思考。一年之后,她的《羊道·春牧场》和《羊道·夏牧场》获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授奖词写道:“李娟的叙述来自她的记忆深处,以及那片广袤沉静而丰腴的土地。她记住的,恰恰是易被人们所遗忘的一切——那些正被现代文明分分秒秒侵蚀的、某种古老而民间的传统。正是这种富有价值的、兼具深情与克制的日常记录和生活描写,使她的文学疆域远远超越具体的地理界线与时间限定,在广大的时空获得延伸性的力量。”

2010年6月,李娟出版了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这本书集结了李娟1998至2003年之间完成并在《文汇报》《南方周末》等处发表的散文。那一年的7月,她出版了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李娟说选入该书的文字,其内容全都是与她在阿勒泰的乡居生活有关。她的童年在阿勒泰的富蕴县度过,在她的少女时期,她又随着家庭辗转在阿尔泰深山中,与游牧的哈萨克牧人为邻,生活了好几年。作品的第一部分《记忆之中》是她零碎记录的生活片段,是她在喀吾图和阿克哈拉村细碎的生活画面。第二部分《角落之中》写的是她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流动的日常:开杂货铺,当小裁缝,帮往来的牧民车衣裙,去大山深处采野生木耳;春天沙依恒布拉克草原上鼓胀的帐篷,夏季牧场上喧嚣盛大的阿肯弹唱会,入冬后瓷实的迢迢雪路。

在2021年《我的阿勒泰》再版的序言中,李娟写道:“这些文字(除了工作后那些篇章)所描述的自己是18岁到20出头的年纪。那时的‘她’生活在乡间山野,总与周遭现实格格不入。周围人们都觉得这个女孩看上去和和气气,却怪异又孤僻。‘她’从不串门子,从不主动结交朋友。闲下来总是独自一人深入远远的田野间河水边散步。她没法融入当地年轻人的圈子,也不能接受像他们那样经营人生。但‘她’从来不曾否定他们。反而总是羡慕他们……写这些文字的我,额外珍惜‘她’与他们为数不多的交集:与河边洗马的少年的相处,和巴哈提小儿子的‘恩怨’,偶遇的赛马小冠军,乡村舞会上的漂亮年轻人,还有热情的姑娘古贝,邻居比加玛丽……我看似随意地,没完没了地铺陈各种记忆里的细节:亲密的,自由的,关于友谊的,关于爱情的……竟然有这么多。”

二十年过去了,她的性格方面没什么变化,只是早就不再为“不合群”什么的所困扰。单身、自由职业、无物质欲,即便成名了,她还是想活出真实的自己。不讨好任何人,不向世俗低头,在自己的心灵里,保留一片,纯净的天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