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鑫若倦了 泪也干了  这份申情 难舍难了
第A05版:申鑫 2020-01-20

鑫若倦了 泪也干了 这份申情 难舍难了

——球队散了,球员的未来去向何方 徐杨一凡

曾经盼望着下赛季再见的申鑫球迷没能等到这一天

没有球员不向往更大更广阔的平台,申鑫的年轻人们亦如是,他们也都曾幻想过未来某天能从这个自己生涯启航的地方驶向全新征程,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竟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便如歌词中描写的那样:心若倦了,泪也干了,只有这份深情难舍难了……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徐杨一凡

一年不发薪 日子怎么过?

B的烦闷情绪很大一部分还来源于俱乐部的沉默。尽管高层已经明确表示下赛季将退出中乙联赛,但俱乐部官方始终没有发表相关声明,这对于只想寻求个答案好彻底死心的的球员来说无异于一种折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B问老队员要来了俱乐部高层的微信,想亲自问问,无奈自己发送的好友申请始终未被通过,拨去的电话也无人接听。

“球队到现在也没具体说安排。”B有些困惑,他不明白既然解散已成定局,队友们都开始各自找队,工作人员甚至已经着手为梯队物色下家,为何俱乐部至今仍没有任何面向球员的明确说法,“作为球员,我们知道老板确实是资产出现了问题,没有办法付工资了,那我们也就安静等消息。现在我们只能边试训边等球队的通知。当时想的是,如果球队不解散,我们都会回来。但是俱乐部硬是什么声音都没有……所以我们挺想不通为什么的。”B补充道,“我的东西都还在基地,俱乐部没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拿东西,我也不知道工作人员年前年后哪天上班,像我们这种外地球员,万一之后想去拿参赛证却白跑一趟怎么办?”

和B相比,C的烦恼主要在于俱乐部欠下的八个月工资。年关将至,处处都需要用钱,C的手头已经紧了大半年,很多时候得靠刷信用卡度日,自己的房贷都成了问题,“你一年不发工资,家里人会不会有意见啊?”同C一样,准备和相恋多年的女友结束爱情长跑、迈入婚姻殿堂的A也没少为了钱发愁,“我现在房贷车贷都还不了,还得家里先帮忙还着。”至于一些工资不高的小队员,只能省吃俭用着过节约日子。

上述提到的都是些第一次踢职业联赛的U23或U21队员,过去的这一年之于他们是挑战,更是机遇。挑战无需赘言,欠薪、连败、降级等阻碍横亘在路上,对于身心俱是磨砺。要说机遇也很好理解,若不是球队落到去年这番无人可用的落魄境地,他们或许还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迎来自己在职业赛场的首次登台亮相,更不用说成为球队主力了。逆境中的成长,往往会更迅速些。

而那些已经踢出些名堂的老队员,基本都很快便决定了自己的未来。徐骏敏在收到北京人和教练团队的邀约后,早在去年12月就已经与俱乐部签了合同。“今年球队情况一直也不明朗,我必须为自己打算了。”孙一凡则是在最近才决定拒绝其他球队的邀请,回老家球队黑龙江FC踢球,“能回家乡踢球是每个球员梦寐以求的,我必须珍惜这个机会。”下半赛季火线复出的老队长赵作峻,趁着假期修完了B级教练班,他已经决意结束自己的球员生涯,奔着转型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而努力。

除了球员,申鑫的工作人员也在多方打听,想谋求一份合适的工作,“咱不是球员,没有下家呀。”有人无奈道。在俱乐部工作,算得上一份特殊的体验,有人选择跳槽去其他俱乐部,有人心情复杂,尚还处在观望阶段,“说实话,让我再去找一份普通朝五晚九的工作,我可能很难适应。”也有人如此坦言。

等年后归来站好最后一班岗,这些留下的工作人员们亦将迎来最终的告别,有人计划回老家求职,也有人想要换座城市闯荡。无论球员、教练还是工作人员,申鑫都已成为他们身上的一个烙印,是留在记忆深处抹不去的回忆。

先出来练练 球队没解散再回去

只身跑去昆明待了大半个月,辗转各支球队轮番试训,在漫长且煎熬的等待之后,A的未来终于有了些眉目,一家中超实力的俱乐部对他青睐有加,尽管尚未最终拍板,但很有可能会向他抛出橄榄枝。

当眼前重新燃起希望,A的情绪状态与半个月前相比要好上不少,聊起去年赛季结束后的心情,他苦笑,“那会儿愁啊,天天愁。”从梅州回到金山基地,A先是出去散了几天心,想暂时给自己一点时间逃避现实,因为一整个赛季的跌宕起伏快要让他感到窒息。回家之后,A开启了漫无目的的等待,彼时他尚不知道球队的未来会走向什么结局,更不知道自己的去留会被什么左右,他唯一能做的,不过是趁着难得休养生息的机会,自己在家附近踢踢球、健健身,以此维持身体的最佳状态。

一边是对球队能有美满未来的期待,一边又是对万一解散后自己何去何从的担忧,“反正醒了么就在想明年怎么办。”A叹了口气,和大多数队友一样,他并不希望球队解散,“现在外面球队太难找了,很多都不是凭实力,都要看关系。而且现在外面很多队试训的人都有十几个、二十几个,因为现在解散的队多,大家都出来试训了。”

上个赛季,身为U23球员的A因为球队被动地年轻化调整,一下子从“小队员”变成了“中生代”,原主帅朱炯对他十分欣赏,尽管他之前都没怎么踢过职业联赛,但朱炯依然在自己的战术板上给他留了一个主力位置。经过一个赛季的锻炼,A的实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他的成长有目共睹。

然而,长时间的等待还是令A陷入了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决相互交替的焦虑情绪之中,他一会儿觉得事情终会有转机,自己是有能力的,不至于无人赏识;一会儿又觉得前路暗淡,未来一片黑暗。好在有家人相伴身侧,他们的鼓励和支持让A没有在自我怀疑中越陷越深。

时间来到了去年12月下旬,球队方面依然一片沉默,宛若人间蒸发一样杳无音讯,A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虚度下去了,“反正先出来练呗,没解散再回去,解散了正好在外面试训呗。”A算是队里比较早下定决心的那一批球员,还有不少心大的队员,一直到快一月中旬还没收到球队的任何消息,才开始盘算起该如何重新找球队。B便是后者,当1月初问起接下来的打算,他茫然无措,“肯定想留呀,现在还不知道申鑫什么情况呀。”待得知有的队友已经开始另寻出路,B才开始有了切身的危机感,“好吧,我也准备开始找了,要不然申鑫没消息,再不找就来不及了。我打算年后找中乙,现在准备找中甲。”

我们以后没有主队了

对一个球迷而言,主队可以是平淡生活的寄托,也可以是困难面前的支撑,还是一种情怀,一种释放。当主队解散,生活像一只瓷碗意外摔碎,勉强能拼凑回原先的样子,但总有空隙和裂缝无法填补。

“申鑫没了,以后你看什么比赛?”一些申鑫球迷相互之间如是问道。从赛季末便开始做自己的心理工作,待到“解散”一事尘埃落定,不少申鑫球迷至少表面上已没有了太大的情绪波动,该哭的、该说的、该愁的,都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消磨殆尽,唯一还不习惯的,是突然空荡荡的心。

“我下赛季可能会去看上海的其他球队了,但又不是当主队去看,心情复杂。”有球迷惆怅道,“只是那些大球会,半路进去的球迷不懂之前那么多规矩,跟球员的距离也不可能那么近,估计要重新找一个小球会关注,才能再把感情养起来。”

虽这样说着,可爱上一支小球会可能遭遇的痛苦,申鑫球迷再清楚不过,他们这辈子都不想再经历第二遍了,“那些刚升上来的小球队,我真怕自己关注没多久就又开始风雨飘摇了。现在中乙好多球队都要玩不下去的样子。”

也有球迷决心不再将心思单放在一支球队身上,变得更加“博爱”些,“球员们都去找下家了,这下好多球队都有我们申鑫出去的人了,我可以关注的球队岂不是更多了?”这番言论多少有些苦中作乐的味道,“只是我新赛季从头开始看这些球队,再怎么看,情感上也没法把它们当主队了。”

最后一个赛季,穿着助威服的球迷越来越少,稀稀疏疏地分布在北看台,有好几次甚至数量抵不上远征而来的客队球迷,回荡整年的人声、鼓声、质疑声、呐喊声、怒骂声等声响还依稀在耳边。当那句感动无数人的“活下来,明年见”,已经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奢望,不知是否有人的脑海中还会响起带有哭腔的嘶哑歌声,“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

得知球队确定退出下个中乙赛季的那天,有球迷在朋友圈用寥寥数字给自己过去的几年画上一个句点,“再见申鑫。我再也没有主队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