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给天津泰达后,深圳佳兆业不得不进入到第13至第16名的争夺,保级任务尚未完成。从赛季初的土豪买买买,到如今还未上岸,深圳队难免招致外界的嘲讽。造成这一局面的,除了槽点的赛制这一外因,还有深圳队自身的原因,那就是赛前自我定位过高,目标落空后心理落差太大,难以接受。
深圳队今年在中超转会市场逆势而上,是投入最大的俱乐部。虽然俱乐部对外公开的目标是保级,但实际上内部目标很高,力拼争冠组是公开说的,觊觎亚冠资格则是暗地里的目标。客观讲,这些目标在深圳队的真实能力之上,而且深圳队的实力并没有到可以挑战传统强队的地步。第一阶段的比赛,深圳队与A组前四名球队的八场交手,只取得2分,证明深圳队离真正的强队还有不小的差距,也证明深圳队的自身定位出现了偏差。
而且,从俱乐部管理层到球队,今年深圳队大换血,很多人与事都处于磨合阶段。这种磨合需要时间成本,也包含成绩的成本。在此过程中,新援与球队的磨合时间非常有限,加上中途又经历了换帅等事宜后,令这些成本翻倍。
一方面是俱乐部的巨额投入和球迷的殷切期待,另一方面是球队没能实现既定目标,从力拼争冠组到掉进保级组,从第一轮就实现保级目标到输给第一阶段倒数第一的球队,一次次的巨大心理落差,难免影响球员比赛时的心情。
定位不准确,导致球队目标脱离实际;连续无法实现既定目标后,球队的士气受到影响,球员心态出现很大的落差,又反过来影响了实力的发挥。与其背负新豪门的压力,不如承认自己是中下游球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新援尚未良好融合的情况下,适当降低自己的定位,对深足而言并非坏事,反而有利于减轻球队的压力,更加从容应对后面的保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