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雷
从头两个比赛日的“日取三金”,到前天的“错失四冠”,颇有些大起大落的戏剧感。
细品四枚银牌,确实都写满了遗憾——张雨霏的百米蝶泳,以0.05秒的微弱劣势屈居亚军;男子双人10米跳台,面对完美发挥的戴利/李,曹缘/陈艾森只输了1.23分;举重女子55公斤级,廖秋云被菲律宾对手迪亚兹的“+1公斤”战术困扰,最终总成绩也就是差了那1公斤;至于被视为最稳一战的乒乓混双,许昕/刘诗雯更是在2比0领先的大好局势下,被日本对手逆转成功。
只差那么一点的失利,才最令人惋惜。如果张雨霏能在冲刺时瞥见远在边道的麦克尼尔,如果曹缘/陈艾森能把练习了何止百遍的向后翻腾三周半屈体发挥出正常训练水平,如果廖秋云和教练能在已经确保银牌的最后一举中冲击一把更大重量,如果许昕/刘诗雯在第三局7比6的“转折点”出现时表现得更果断……剧本的结局就会被改写。
体育比赛的结果往往取决于电光石火之间的某个细节,或是脑海中掠过的一个念头。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也恰恰是体育的魅力所在,胜负只在一线间,一切又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比赛只有一位赢家。竞技世界里,从来没有常胜将军。任何选手——无论昨日的王者,还是今天的冠军——都会品尝失利的滋味,或早或晚。这也意味着任何运动员,只要还想实现更大的成就,就必须学会如何从瓦砾中爬出。
而这第一步,就是拥抱失败。拥抱失败,不会为了忘却失败。竞技世界里的强者,没人愿意输,但正如张雨霏在赛后所言:“我可以输,但我绝不轻易认输。”面对失利抱有坦然之心,才能真正从中提炼出教训。拥抱失败,是为了塑造更强大的内心。强大到足以平静端详不愿面对的事实,解读出可以进步的每一寸空间。那么,还有什么挫折可以阻止你变成更出色的自己呢?
所谓守得清心待月明。这或许是体育传递给每个人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