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哥
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新一届中国女足选帅,本来挺好一个事,为了2024巴黎奥运周期,为了2023澳、新女足世界杯周期,选个对中国女足长期发展建设有益的教练团队,多好啊,愣是扯出那么多七嘴八舌娱乐说法。
转眼就立冬,离2022女足亚洲杯开赛的日子也就剩下不到两个月时间,照理说新一届中国女足该进入“搭班子,定战略,选队员”的实操阶段。但您瞧瞧围绕选帅话题线上线下舆论的沸沸扬扬,一会儿“内定”,一会儿“黑马”,想起哄的人瞎起哄,让天天看微信不懂球的胖瘦看客们备受蒙蔽。
想起今年春节慰问足球界老同志,遇中国足协前任副主席王俊生。他有一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那就是“中国足球的发展不能离开中国足球的历史传承”。
王俊生离开足协后写过一本书《我知道的中国足球》,关于这本书最早的名字叫《中国足球十年叹》,后来可能觉得太消极,所以用了这个不痛不痒的书名。
我也曾建议书名叫《人生就是一场球》,王俊生问为什么?
跟他开玩笑说:您一生有两次“进步”的机会,一次是1997年十强赛,那是中国足球历史上各个位置最完整,队员最好的一支队伍。如果不是主场2比3输给卡塔尔,1998法国世界杯就高奏凯歌了。还有一次就是1999年女足世界杯,那也是中国女足历史上最强大的一支铿锵玫瑰,如果范运杰攻进美国队的头球不错判,中国女足就创造了历史。女足世界冠军对中国体育的影响力,绝不在男足打进世界杯之下。
因为很认可中国足球文化的历史传承,因此个人也希望新一代中国女足教练能有1999铿锵玫瑰们的参与,比如依然从事女足教练工作的刘英、高红等。为此也特意给1999铿锵玫瑰主力守门员高红发微信,建议她参加竞聘中国女足主帅。
但高红回复:“资格不够,我只带过U 16/U 17中国女足……”透着无奈。
现在参加竞聘的和参与考评的都很尴尬。这女足选帅的门槛也不知是怎么拍脑门定的?你以为当今中国足球大环境谁都喜欢这潭浑水?为什么不能把门开得大一点?现在才需要不拘一格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