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把不开心写在脸上 13年前的往事 后金元时代回归本质 中国足球崩盘之年 低温慢热
第A02版:专栏 2021-12-29

中国足球崩盘之年

沈雷

沈雷

从业二十余年,2021年的中国足球最令人绝望,几乎找不到一丝亮光。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足球已经处于崩盘的地步。

国家队层面,为冲击卡塔尔世界杯押上一切的豪赌已然失败。耗资巨大的归化工程曾给许多球迷乃至业内人士带去幻想,但事实证明,没有合格的主教练,再多归化球员也无法提升中国足球的实力。

至于为什么如此坚定地相信李铁,以及为什么女足选帅能闹出笑话连续剧,这又是中国足协的致命伤所在——尽管“管办分离”早已落实,但足协依然被牵扯在数股力量之间,无法让专业人从专业角度来处理专业业务。过去的失败一再验证了这是中国足球的病灶。可是,现在依然无法改变。

联赛层面,在疫情影响下,职业联赛已连续两年处于非正常状态,加之足协为了豪赌世界杯,将本就畸形的联赛赛程肢解,中超已逐渐失去了关注度和吸引力。而数家大俱乐部投资商自身陷入财政危局,则令职业联赛处于崩溃边缘。在本世纪初,中国职业联赛也曾陷入长时间低迷,也屡有球队解散、球员被欠薪的新闻传出,但密集程度远无法与今日相比。很难想象,在一个职业联赛中,按时发薪的俱乐部成为少数派。而这正是中国足球的现状。

中国职业联赛泡沫破裂,这是几年前就被舆论预言的结局。足协之前连续推出的限薪限投政策,也是为了尽快去除泡沫成分,尽可能避免出现“硬着陆”。如所有人所见,拯救措施无法阻挡职业联赛疾速下坠。当然,中超以及各级联赛崩溃的背后原因极为复杂,绝非“中性名”或疫情等单一原因所致。中国足球染上的是重疾,用药已难以治愈。

1992年6月,红山口会议拉开了中国足球改革的序幕。那年,德国籍主帅施拉普那率领的中国队折戟世预赛,时人惊呼:连洋教练也救不了中国足球!这次失利反倒推动了中国足球职业化。职业化一直被认为可以令中国足球换一种活法。但整整28年过去后,中国足球又呈现出怎样的模样?多数俱乐部求着股权改革,以期国资入场救火;职业联赛一直是血亏的买卖,亏本还赚不来吆喝;青训甚至不如上世纪,国字号成绩江河日下;足协仍然不是一个以专业思想主导的机构……

2021年所呈现的这一切,只能说明这次始于1994年的足球职业化改革没有取得成功。未来应该如何贯彻足改思想,如何真正令中国足球转向职业化,值得所有业内人深思。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