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一曲雪中情,一拥暖人心
第A06版:2022北京冬奥会特刊 2022-02-11
创造历史!中国空中技巧“王牌之师”夺得混合团体赛银牌

一曲雪中情,一拥暖人心

薛思佳

2月10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由徐梦桃、贾宗洋、齐广璞组成的中国队以324.22分摘得一枚宝贵的银牌,美国队以338.34分夺冠。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薛思佳

雪上王牌 倔强的坚持

如果说中国短道速滑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冰上项目的梦之队,那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就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雪上项目的王牌之师。自1994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成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中国队一共获得1金6银4铜,共计11枚奖牌,其中韩晓鹏在2006都灵奥运会上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了首枚雪上项目金牌。

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获得了4男3女的7个满额参赛席位,分别是男队孙佳旭、贾宗洋、杨龙啸、齐广璞,女队徐梦桃、孔凡钰、邵琪。作为冬奥会的新增项目之一,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是中国队志在必得的金牌之一。在本赛季仅设两次的世界杯混合团体赛中,由徐梦桃和齐广璞领衔的中国队不仅实现卫冕,并且领先优势都较为明显。

尽管外界对于混合团体夺冠有很高的期待,但中国队上下十分谨慎。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教练纪冬曾表示:“这个项目增加之后,各个国家都很重视。考虑到这个项目客观因素、偶然性太大,所以谁都不敢说很有把握。”

根据规则,每个代表队会排出三人参赛,同性别运动员不能超过两位,由于男子选手普遍动作难度系数比女子选手高,因此一般会派出两男一女的阵容参加比赛。虽然说男子运动员会拥有更高的难度动作,但是女选手会拥有更稳定的发挥,两名女选手加一名男选手也是一种选择,在团体赛中任何失误都有可能让整支队伍前功尽弃,失去争夺奖牌的资格。所以如何平衡风险和得分效率,并充分利用好团体整体的能力非常重要。

三位“四朝元老”联袂出击

意外失误 屈居亚军

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中,中国队派出了三位“四朝元老”参赛,分别是2014索契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亚军徐梦桃,2014索契冬奥会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第四名齐广璞和2014索契冬奥会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季军、2018平昌冬奥会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亚军贾宗洋。

作为三人中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一位,徐梦桃此次参加北京冬奥会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是金牌,“北京冬奥会我想拿个冠军,这是生命里的向往。希望以自己最完美的动作,绽放在北京冬奥会!”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岁的徐梦桃第一次征战奥运会,带着膝伤拿到了第六名;2014年索契冬奥会,徐梦桃遗憾摘银;2018年平昌奥运会,状态如日中天的徐梦桃意外在预赛中出现重大失误,被拦在了决赛之外,这一度让她萌生了退役的想法,但她最终还是没有舍得离开赛场,“不想退役,梦想依然在,不甘心也不放弃。”

在进入北京冬奥周期后,中国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涌现了孙佳旭、杨龙啸、王心迪等一众年轻小将,不过两位老队员齐广璞和贾宗洋依旧保持着不错的竞技状态,尤其是被外界誉为“世界难度第一人”的齐广璞,一度高居世界排名第三,成为了队伍中“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主要现在最大的对手还是自己,如果把我的动作都正常发挥出来,我相信我能赢过所有人。”

作为冬奥会的“四朝元老”,三位队员在过去12年里不断克服伤病、保持热爱、挑战自我。遗憾的是,虽然徐梦桃和齐广璞在第二轮比赛中都高质量地完成了各自的动作,但一向以稳定和大心脏著称的贾宗洋,却意外地在落地时出现失误,仅得到96.02分被美国队后来居上而屈居亚军。

互道安慰 单项再冲金

虽然遗憾地与最高领奖台失之交臂,但三位冬奥“四朝元老”依旧在个人赛上,具备了争夺个人职业生涯首枚奥运会金牌的实力。

在队友贾宗洋出现失误之后,徐梦桃第一时间送上了大大的拥抱,“我们进要一起进,退会一起退!我们真的非常努力,我们都是好样的!”同为第四次参加奥运会,32岁的徐梦桃深知老将坚守的不易。贵为五届世锦赛冠军得主,徐梦桃的“大满贯”拼图却始终缺少一枚沉甸甸的奥运会金牌。在团体赛与奥运会金牌擦肩而过的情况下,她将继续在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上为金牌而战。通过团体赛的两跳,不难看出徐梦桃目前的竞技状态不错。在冬奥会前的最后一项世界杯分站赛上,徐梦桃站上了最高领奖台,让外界更有理由相信她在冬奥会的赛场上打破自己奥运无金入账的魔咒。

两位男选手贾宗洋和齐广璞,同样将参与到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的角逐当中。除了他们两人之外,后起之秀孙佳旭、杨龙啸等人也为冲击金牌的梦想增添了一份可能。在阔别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最高领奖台16年之后,中国队有望在家门口重现荣光。“接下来我们还有比赛,请大家继续支持我们!”齐广璞说道。

高山滑雪·张洋铭

超越自己 就是胜利

在10日结束的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男子全能比赛中,中国选手张洋铭先后在滑降和回转两个项目亮相,最终他排名第16位,创造了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今天感觉还不错,我给自己打50分吧,比上一场超级大回转的表现多10分。”赛后,张洋铭对记者说,“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就是我给自己的目标。”

这是最近四天里,张洋铭参加的第三项高山滑雪比赛。今天他在间隔仅四个小时的滑降和回转项目中连续出战,赛后这位27岁的“老将”坦言,“连续高强度比赛后现在身体非常累,不过更大的困难我都克服了,这不算什么。”

张洋铭过去主要练习回转、大回转等高山滑雪技术类项目,为了在北京冬奥会上突破自我,他近两年苦练挑战性更高的速度类项目。“刚上速度赛道我就摔伤了,右腿的小腿骨折,当时我就觉得完了,可能与高山滑雪无缘了。”他说,“但是后来国家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为我请了最好的医疗团队,帮助我治疗,没过多长时间我就康复如初了。”

身体恢复后,心理的恐惧是张洋铭必须克服的另一个障碍。“在练习滑降和超级大回转之前,我从没体验过每小时120千米以上的滑行速度,当呼呼的大风从身边刮过时,我真的很害怕。”他回忆说,“为了克服内心的恐惧,我只有更多地练习,有段时间几乎天天都在练速度类项目,后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滑得越来越自如,也就不再那么害怕了。”

北京冬奥会上,张洋铭作为仅有的两名中国男子高山滑雪选手之一,取得了滑降、回转、大回转等6个小项的参赛资格。在2月7日进行的第一项男子滑降比赛中,张洋铭出现失误未能完赛,但这并未影响到他接下来的比赛,在此后的超级大回转和全能项目中,他都平稳地完成了比赛。

“滑降比赛那天出现失误,一部分原因是我想挑战一下,走一条最快但相对危险的路线,虽然失误了但我的心态一直没变,后面的比赛我也是尽力去拼,努力展现最好的自己。”张洋铭说,“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勇于超越自己,对我来说就是胜利,拼就完了!”(■摘自新华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