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南浔近万亩蟹苗“下水”啦 春投春放正当时 鱼苗销售迎旺季 “练市船拳”元宵节期间亮相多地实力“圈粉” 首部南浔绣花锦本土文化音乐剧《浔梦江南》上演 新中式服饰火出“圈”,订单赶制忙 南浔13个项目入选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 以刀代笔“书写”大千世界
第08版:浔沪之窗 2024-03-06

南浔近万亩蟹苗“下水”啦

阳春三月,天气回暖,太湖南岸的蟹农们拉开了新一年“水上春耕”的序幕。3月2日,在湖州南浔开发区(东迁街道)千余亩的水晶晶生态智慧养殖园区内,大闸蟹养殖户们正抢抓农时,开展蟹苗投放工作。

一早,养殖户贺成林在自家的蟹苗塘里打捞蟹苗,培育了270多天的小螃蟹生龙活虎地挥舞着蟹螯,在下塘之前,它们还要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像这样的苗,我从去年5月份开始在自己的塘里养殖,待到气温升高后就可以下苗了。”今年是贺成林养殖大闸蟹的第七个年头,他介绍,去年因为气候原因,蟹塘收成一般,今年打算与园区加强技术合作,又多承包了50亩水塘,准备打个“翻身仗”。

为了让蟹苗能更好地适应

池塘新环境,贺成林在年前就对蟹塘进行了消毒和肥水,并提前一天把螃蟹放进池塘围网,提高蟹苗存活率。“养蟹的水质很重要,下苗前,我们需要花半个月的时间来维护水质。”贺成林介绍,蟹苗每亩的投放量控制在1200只左右,生长环境会更好。

“做好春耕时节对农户的指导工作,通过数字化改造,及时对养殖环境进行检测,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东迁街道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张俊楠介绍,通过和各大高校开展合作,当地创新发展生态养殖模式,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可以为农户们争取到更多的销售订单,增收致富。

通过数年的摸索,“水晶晶大闸蟹”的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品牌效应愈发显现。眼下,南浔全区近万亩蟹塘的蟹苗投放工作也接近尾声,待到今年中秋节,消费者就可以品尝到膏肥黄满的南浔大闸蟹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