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名爵全球旗舰体验中心落户嘉定 充电桩,别给电动车发展设“桩” 广本首款纯电动SUV上市 创领价值新高 全新国产RAV4荣放登场 氢燃料汽车:想要爱你尚不易
第22版:汽车周刊 2019-10-30

氢燃料汽车:想要爱你尚不易

日前在中国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令沉寂许久的氢燃料汽车又重新成为汽车产业越来越关注的技术方向。不过,虽然氢燃料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问题众多,我国推广氢燃料汽车之路任重道远。

优势显而易见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支异军,氢燃料电池汽车号称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是续航。例如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的官方测试结果显示加满氢气状态下NEDC续航可达866公里。摆脱了电池重量和体积的包袱,氢燃料电池汽车将来提升续航能力的难度也要远小于锂电池汽车。此外,氢燃料电池车在整车重量的控制上也更占优势,从另一个角度优化了续航能力。

其次是补能时间。一般来说,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满氢气所需时间为3-5分钟,远低于锂电池汽车充电时间。第三,低温是锂电池的一大杀手,而氢燃料电池的续航能力则不会受温度影响。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耐用性可达16万公里/10年。第四,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可以达到50%以上,这是锂电池和传统汽油、柴油都无法比拟的。

因此,虽然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但已炙手可热。据预测,到202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将出现爆发性增长,保守估计到2025年规模将突破3万辆,到2030年预计达到数十万辆。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蓝皮书》中提到,2030年国内将建成加氢站1000座,氢燃料电池车达到100万辆。而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写入氢能源,要求推动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只是国家层面表达了对氢燃料汽车的支持,国内20多个省市也相继发布氢燃料汽车相关政策,如此前发布的《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中,计划到203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制造总体达到国外同等水平,上海燃料电池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

各方踊跃投入

正是鉴于这种美好前景,国内外车企和机构纷纷对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进行规划并抢占市场先机。如日本计划到2020年普及约4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建设160座加氢站;德国计划在2023年左右普及10万辆,建设400座加氢站。相比较而言,以丰田、本田、日产为代表的日系车企对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研发可谓相当执着,一直没有停止对氢燃料电池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包括丰田Mirai、本田Clarity等都已经在日本正式上市。

在国内,随着国家政策愈加向氢燃料电池汽车倾斜,更多相关企业竞相抢占赛道,相继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今年4月,福田汽车和丰田等多方合作的搭载6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新能源客车首次亮相,该车将于2021年投入量产,并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申能集团、临港集团签署氢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立集制氢、加氢、燃料电池关键部件、示范运营等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生态,计划投资100亿元。

另外,潍柴动力斥资1.63亿美元,计划2021年前为商用车提供至少2000套燃料电池模组。这是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商用燃料电池计划。而上汽荣威早就推出了950氢能源车、奇瑞汽车推出了艾瑞泽5氢燃料电池版、东风风神亮相了AX7FCV氢燃料电池版本、上汽大通展示了首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G20FC。另外,宇通、申龙、金龙等氢燃料客车已投入运营,越博动力、金固股份等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加入“战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有超过41家整车厂商参与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制造。

遭遇多重掣肘

业内普遍认为,虽然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够达到零排放,将成为能源革命的终极目标,但却面临多重掣肘,极大制约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进程。

首先,燃料电池造价一直居高不下。氢气的制造和运输更是需要考虑成本、节能、政策、模式等多方面的因素。无论技术突破还是整个产业的发展都非短期内能完成。

其次,氢燃料技术尚未成熟,其安全性屡遭质疑。挪威、美国、韩国等相继发生氢气爆炸事件令人心有余悸。再次,目前我国氢能科技在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空压机等方面由于技术原因尚不具备量产能力,还需依赖进口,目前使用的氢能工艺基本都是许多年之前的,新的氢能科技还没有完全成为主流的、大规模推广的应用技术。此外,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氢能的发展都面临“冷启动”的问题,在形成规模效应之前,巨大的投入和风险由谁来承担?或者说谁有能力承担?

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氢燃料电池技术与其他技术路线,并不会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决定了它们将长期处于共存互补的状态。而且多样化的发展也许就孕育着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在9月底召开的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各方人士对中国氢燃料市场的困境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是制定面向2035年的2.0版本《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尽快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二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消除短板,填补产业链空白。三是搭建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共建国际氢能和燃料电池市场。

目前看,氢燃料汽车发展普及路漫漫,需经受时日磨练。雍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