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康东高速收费站路边,一条写有“欢迎镇雄籍新永康人回家”的横幅让很多外来务工者莫名感动;在杭州东站到达区,一条条“欢迎您回家”“欢迎新建德人回家”等红色标语,让很多外乡人心里暖暖……
各地“包邮式”求才
这几天,杭州、温州、嘉兴、舟山等城市,对返工人员陆续推出“包邮”政策,鼓励企业接回外省员工。
杭州市委、市政府在2月9日出台《关于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后,对疫情相对平稳、来杭就业人员集中的贵州、四川等地区,包高铁专列,开到员工“家门口”,员工免费坐专列。
2月16日22时7分,载有近300名贵州籍复工乘客的G4138次定制专列到达杭州东站,该车次于当日13时57分从贵阳北站开出。2月17日上午,杭州复工人员定制专列的第二趟列车从成都东站驶出。
义乌市政府给予企业包车接送员工返岗的费用全额补助;给予自行返义员工车费补贴,老员工带新员工来义的也享受同等政策,初次来义求职人员可享受三天免费食宿;组织专车专列接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员工,费用全额保障……
浙江海宁市对包车返回的费用,市财政给予三分之二的补助,并计划开通云南昭通、贵州、河南、安徽方向的专列,护送员工返岗。海宁的副市长说了句暖心话:“我们坚持认为,29万市外人员+50多万海宁人一起,才是大海宁。”
多举措解决“用工荒”
每年春节后的“用工荒”一直最让企业头疼。特别是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导致企业复工变晚,很多订单早已压得老板喘不过气。如果再不开工,企业多年打下的“江山”或许就一下子垮了。复工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当然是让工人们尽快回来。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潘毅刚指出,“迟迟不复工,就会造成经济上的各种连锁反应,也会打破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过,复工也需有序、分批地展开,从逐步启动走向全面恢复。”
在浙江省经信厅副厅长诸葛建看来,浙江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工人返岗率还不够高、供应链配套还需完善、物流运力还需强化等。为“对症下药”,下一步,浙江将重点从五方面发力。如推进分区域安全有序复工,推动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地区加大复工复产的力度;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加快上下游配套企业复工进度;推进普惠政策的落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精密智控”战疫情
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截至2月16日,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24888家,复工率达56.2%,比前一天提高12.1个百分点。复工企业员工到岗率升至55.2%,比前一天提高9.4个百分点。一边要防控疫情,一边要复工复产,如何做到两不误?浙江同样运用数字化手段,精准防疫,精密智控,科学复工。
亮码通行,是浙江“精密智控”战疫情的创新之举。杭州在全国率先推出健康码之后,这一通行方式迅速成为浙江全省乃至全国的“标配”。2月17日起,除杭州之外的浙江其他10个省辖市,健康码均已上线启动,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健康码全覆盖的省份。
浙江还首推“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用电力大数据客观及时地反映企业复工复产的真实情况,为政府解决防疫与复工两不误难题提供数据支撑。既可以减轻基层和企业报送相关数据的负担,同时也能有效指导各级政府对疫情防控和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作出决策。
首席记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