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雨水到,春的气息逾越寒冬 国企:埋头苦干完成五大生产节点 外企:和中国人民“患难见真情”
第3版:要闻 2020-02-19

外企:和中国人民“患难见真情”

前天,是工厂复工第二个周一。米其林中国一线工人戴着口罩上岗本报记者李铭珅摄

米其林轮胎

昨天下午1时30分,位于闵行区剑川路上的上海米其林轮胎有限公司工厂门前,巨大的“米其林轮胎先生”标志格外显眼。一个戴口罩的法国人足足花了5分钟,才完成访客登记、信息申报、测量体温,获准进入厂区。这是他要求做的规矩,而他就是米其林中国区总裁、首席执行官伟书杰(Kam ran Vossough i)。

几分钟后,伟书杰在厂区接受本报专访。他说:公司上下正忙着战“疫”!米其林和中国人民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当下最重要的,是保障员工安全、尽快恢复生产。

说疫情 我们不是旁观者

米其林中国员工有7000多人。早在小年夜前,CEO伟书杰和公司管理层就商量着给员工发了口罩,还在上海、沈阳等地备下一批口罩和消毒液等防护用品。

在武汉,米其林的销售团队共11人,现仍在居家隔离中。他们刚刚与总部同事分享了一支短视频,讲述各自隔离期间的生活日常,感谢后方同事守望相助。

一直以来,米其林视员工如家人。眼下最要紧的是保障全体员工安全,尽快恢复生产,为疫情结束后的中国经济作出贡献。

1月26日,米其林中国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助300万元人民币,为业内首家。他们还积极参与了抗疫后勤运输保障。2月10日,三家工厂复工,产能逐步恢复。

说复工 员工安全放第一

伟书杰告诉记者,公司在上海和沈阳有两家厂。上海到岗员工超过七成,产能恢复六成;沈阳因本地员工较多,产能已恢复八九成。为早日复工,米其林用足心思做足准备。“宁可牺牲经济效益,也不能让员工陷入危险的工作环境”。

以上海为例,在厂门口,访客登记内容详细到包括出行轨迹;体检有专门搭建的帐篷,红外测温仪可批量快速为员工测温;食堂撤掉2/3座位,宛如“考场”;办公室会议能免则免,有事多在网上或电话沟通。“中国有句俗语,叫真金不怕火炼。”伟书杰说米其林就想当那块炼不坏的真金,做到安全生产两不误。

说经营 共克时艰有信心

因春节假期疫情突然暴发,公司中国区2月销售受到一定影响。目前,米其林生产线已经开动,运输、仓储也在逐步恢复。就在记者采访时,公司的数百名销售正与全球客户、供应商加紧联络。复工比伟书杰预想得早,公司有望很快走上正轨。巨大的市场需求并未消失,只是被延后了。因此米其林中国并未下调2020年增长预期。

以前,公司供应生产可能一周调整一次,如今因疫情每天都要开会沟通,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甚至可以做到24小时更新一次,效率大为提升,对日后弥补损失有一定帮助。

说感受 患难之中见真情

伟书杰来中国上任的时间并不长,可面对疫情他从未想过离开。“我们说要团结一心抗击疫情,就应该体现在行动上。”他的选择就是:不退!

作为“新上海人”,伟书杰觉得中国政府的措施正确果断。虽然自己近期不得不宅家办公,但这是特殊时期的做法。他说,每个人都要在工作、家庭和防疫方面作好平衡。比如自家小区现在要凭证进入,居民都觉得管理严格是好事。

上海的相关防疫措施,被翻译成了包括法语在内的多种文字,任何外国人想咨询求助,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回应。这个细节让伟书杰很温暖:政府工作虽然千头万绪,却未忽略他们这样的少数群体。上海的城市管理让人安心。

伟书杰说他最近交了很多中国朋友。“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努力抗疫。”最后他秀了一把中文:“这叫患难见真情!”

本报记者 李一能

上海科思创

上海化工区内,全球化工巨头科思创厂区整洁明亮,生产有序。有着14年工龄的诸慧峰在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担任涂料原材料生产线副班长。2月10日,基地复工后,由于物流不畅,部分原材料以及罐装桶出现短缺,一定程度影响生产进度。为此,生产部门与公司供应链管理部门积极沟通,经过多次协商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五六次生产计划,在保证客户需求前提下,部分生产线实施降量生产,实现双向保证。

因为部分返沪同事居家隔离,为保证生产,诸慧峰所在部门提前从4个班组各抽调3人组成替补预备班。有了这样的安排,万一班组出现隔离病例,可随时组成替补班组。此外,基地还设立隔离房,以备不时之需。“这些都是非常时期的尝试和努力。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诸慧峰说。

为应对疫情,确保连续生产,科思创生产基地第一时间成立多个应急响应微信群,要求员工加入,及时了解公司各项要求,做到信息的及时传达与畅通汇报。

复工后,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要求每位员工提供健康证明,进入公司戴好口罩、测量体温,公共区域、公用设备、员工班车等,都做到有消毒、有制度、有记录。非生产一线员工如具备在家办公条件可在家办公,避免人员聚集。“这些预案让员工感到安心和放心,同时确保公司安全生产与持续运转,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满足客户的需求。”诸慧峰说。

上海一体化基地已成为科思创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拥有11座配备先进生产技术的工厂,生产聚碳酸酯、聚氨酯原材料以及涂料原材料,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子电气等领域。聚碳酸酯就可用于制造护目镜、测温热像仪等防疫用品的生产。

事实上,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在春节期间一直以假日模式持续运行。2月10日复工后,公司马上恢复了常日班功能。

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说,科思创正尽全力保障企业连续生产经营,特别是确保相关防护物资原材料供应。“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正通过各种举措努力控制疫情,我们也很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困难是暂时的。科思创对中国的投资是长期的,我们对中长期市场的信心和承诺不会改变。”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