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宁华)为了守护“东大门”,“大白”们在机场等地彻夜不眠、殚精竭虑。记者从浦东新区了解到,该区连夜紧急开发的“浦东入境人员转运留验共享平台”今天上午上线。
通过这个平台,可实时查看各隔离点的已消毒可用房间、调度车辆的数量以及位置,让机场和留验点共享多方信息,实现科学精准调度,提高人员调配和机动效率。
信息不够对称
昨天是星期天,乍暖还寒,浦东新区地工委考核处处长徐蓓,作为浦东新区防控工作地区工作组派驻在留验点的协调人,已经三天三夜没休息过了。
“今天到现在已经收了560人,一个临时留验点已经满了,今天又开了一个新的。我们正在新的留验点磨合流程,排队的人很多,大巴车也进不来,现在还剩多少房间,还能收多少人一点也不清楚。”
和在临时留验点等待的“大白”一样,机场积压的转运者也在等待。胡绍宝告诉记者:“机场要‘潽’出来了,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车。”
按照规定,境外入境人员转运到临时留验点之后,要采集信息、核酸测试,然后被带到留验点内的独立房间等待测试结果,如果是阴性的就可以带离临时留验点。留验点设置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工作规则,都不能擅自进入。但可用房间有多少、还有多少时间能够发车等问题,很难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答复。除了体力上的劳累,信息严重的不对称,让等待的志愿者更加焦急,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数据“大白”出手
据了解,3月17日至今,浦东新区从两个机场累计接送4136人,24小时不间断送到两个临时留验点2030人。不仅要接到入境人员,做好信息登记,还要分流,志愿者跟车,一部分送到集中隔离点,一部分送到临时留验点。在临时留验点做核酸测试,测试出来阴性且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入境人员,再通知街镇的志愿者前来留验点接入境人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工作人员感到非常疲惫,还涉及到大量的信息互通,如何在24小时内不间断地传递信息,提高转运的准确性和效率呢?
浦东新区大数据中心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昨天立即召集技术骨干赶赴单位,开发信息共享的小程序。数据“大白”们通宵达旦,在政务云上紧急开通资源搭建数据库,快速汇聚各条线的需求,解决好信息的来源、汇聚等问题,花了12个小时,于今天上午紧急开发上线“浦东入境人员转运留验共享平台”。
上午,两个机场的总调度拿到了最新的房间数据,他们可以精准调度车辆、志愿者。浦东机场总指挥王高安告诉记者:“现在方便太多了,我只要进去就能看到所有的信息,而且是第一时间。我不用不停打电话,问各个点位上的志愿者,总算可以喘口气了。”
记者看到,在小程序上,根据不同的权限,该系统为每位使用者都提供了相应的路径,简单方便。临时留验点的志愿者黄晓彬给记者演示了他的操作:只要输入几个数字,就能让留验点空置的房间数第一时间推送到相关人的手机上面,所有的信息都一目了然。把基本情况摸清、把信息准确传递、把人员安全转送,就能确保各个流程环环相扣、紧密衔接。
在这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阻击战中,每位“大白”都在守牢防疫闭环,而数据“大白”的给力支撑,让守护更加“聪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