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枪族里的轻机枪,既有蜗牛式弹鼓,还有光学瞄具
95-1式步枪(后)与95-1改短管步枪
95-1式步枪侧影
阅兵中出现的新式步枪
我军列装的新枪充满现代感造型
2019年国庆大阅兵中,国产新一代自动步枪横空出世。身为从军多年、摸过各式中外名枪的特战教员,本文作者仔细端详这款新枪,发自内心想说一声:这枪靠谱!
观念有了新改变
何为靠谱的枪?由谁来评价呢?靠谱的枪应具备什么特点呢?在我(作者)看来,应是在实战中发挥优势的枪,是从最低到最高强度任务都能有稳定发挥的武器。
观察中国新枪,采用有托结构,弹匣位于握把前方。枪托的长度可以伸缩,在枪托后部镂空的地方有伸缩枪托调节钮。拉机柄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设在左侧或者右侧,形状为弧形,这样是为了避免操作时滑脱。扳机护圈前方的弹匣卡榫比较大,而且还向右侧伸出一个小片,这是为了方便快速更换弹匣,因为射手只需将扣压扳机的食指向前一推,就能解脱弹匣,然后换上新弹匣。上机匣顶部有长长的战术导轨,便于加装瞄具,适应特种作战。
就宏观而言,选择武器的境界从“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进化到“打什么仗用什么武器”,而更高一层则是“创造武器,打赢自己创造的战争”。我军从“小米加步枪”的岁月走来,武器长期依靠自敌缴获,有就不错了,后来国家工业化带来兵工自主,但武器多以仿制研制为主,特色不够鲜明。面对现代战争的复杂局面,多样化任务尤其特战的兴起,在军内,对那种“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再差的武器练好了都是好武器”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得益于国力提升,现在的中国军人更有底气获得按照自己认可的理念设计的武器。打赢未来战争,而且要用最小代价打赢战争。
为任务 为实战
挪威斯巴尔瓦岛上有个全球种子库,守卫人类“命根子”的部队用的竟是二战时期的毛瑟98K步枪,可他们表示该枪性能可靠,耐极寒,价格便宜,而且他们的“敌人”主要是岛上的数千头北极熊。这个例子说明,当设计单位向基层部队征求武器意见时,不要觉得实际使用者最有发言权,而应是想在实战中打胜仗的使用者最有发言权。
比如,精锐的特种兵希望武器能在最严酷、最实战、最紧急的条件下运用,这要求武器的可靠性、人机工效、安全性、精度和射程有合理的取舍。特种兵普遍欣赏新枪能左右肩射击,能让持枪手掌拇指控制保险,能够单手换弹匣,能在擦拭保养武器时不拆瞄准镜,能有多条通用战术导轨……为什么这么多“能”,因为这些要求都是经历血火考验的军人的共识。无托结构的95/95-1式步枪适应过去机械化战争,是针对在有限空间(如利用装甲车射孔)对外射击研制的,而在特战盛行的年代,新自动步枪的“能”,就填补了95的“不能”。
上什么山唱什么歌
自动步枪的射程和精度问题一直是敏感话题,像挪威卫兵欣赏的毛瑟98K尺寸大、枪管长,在中远距离的精度和射程比现代小口径步枪还好,可有必要吗?像美军将M4卡宾枪(即短突击步枪)有效射程缩到200米,枪长限定在右手顶肩射击时,左手前伸,枪管不要超过左手手腕,这就是冲着城市近战需求,正所谓“上什么山唱什么歌”。
当前,盛行欧美军界的德制HK416步枪采用短活塞行程击发方式(和中国95式一样),精度可能不如美国M16/M4系列步枪的导气管导气式,但可靠性够高,难怪击毙多个恐怖匪首的美国海豹突击队集体将M4的上机匣盖换成HK416的短活塞行程机构。一把好枪实际是许多指标妥协的产物,最终比拼的就是作战效能的高低。
科学的枪支选型中,不是光测验越准越好,或越皮实越好。多年前,俄军选枪测试,什么枪都要过河沙浸泡试验,好像通过的才可靠性高。但试验机理就决定了枪须有足够大的内部空隙才能漏走河沙,这无疑会让武器间隙变大,影响精度,对高精度狙击步枪是“噩梦”,可这类枪在实战中几乎只有千万分之一的可能是在浸泡河沙后立即射击。
希望“六枪在手”
未来实战型特种兵需要什么轻武器?我个人一点拙见,希望有六支枪搭配使用,有什么任务用什么枪。
第一支是通用小口径自动步枪,像新自动步枪那样适合城市作战的小口径自动武器就是明智选择。
第二支是适合开阔地中远距离精度射击的半自动精准步枪(类似安装瞄准镜的美制M14),像辽阔的荒原、山地战场,它能解决“看得到,打不到”的毛病,当然它同样可应付城市巷战的高强度射击。
第三支是微声冲锋枪,无论进攻还是防守,它都是隐蔽杀敌的好手,敌人倒了,却不知道子弹哪来的,这样最可怕。
第四支是中口径狙击步枪,口径在7.62到8.6毫米口径,有效射程1000-1500米,满足特战灵活性需求。
第五支是可靠的半自动手枪,保险轻便,特别是瞄准具可调,老式手枪准星缺口被两个螺丝弄得死死的,无法调整,让射手忙于下八环、下七环瞄准,弹道高修正。每个人用自己的手枪,要是自我调适瞄准具,无疑大有裨益。
第六支是微声手枪,尺寸短小,隐蔽击发,让特种兵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杀敌无形。
龚利威 王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