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水上移动医院亮相 上海再添救援之舟 浦东企业向留学生广发“英雄帖” 市郊桃源吴房村 梦中画卷终实现
第4版:要闻 2020-08-03

市郊桃源吴房村 梦中画卷终实现

思尔腾团队许多年轻人选择去村里上班吴房村供图

小桥流水,鸟鸣蛙叫,在繁花的映衬下,粉墙黛瓦的农舍犹如画中风景,村里产业繁荣,人丁兴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这番景象曾经是奉贤区吴房村村民对家乡遥不可及的想象,但如今在一群追梦者的努力下,它成为了现实,吴房村被选为首批九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成为了上海乡村振兴的亮眼案例。

乡村“梦想改造家”

吴房村位于奉贤区青村镇中部,这里盛产黄桃,每年三四月,满村盛开桃花宛若“世外桃源”。但很久以来吴房村开支长期仰赖财政转移支付和综合帮扶,村民的收入大都靠零星种植几亩黄桃。蜕变要从2年前开始说起,2018年底,吴房村按照上海市委提出的“塑形、留魂”要求,引入润途、中国美院等参与整体设计,重塑江南水乡风景如画的村貌景致。

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乡村振兴事业部总监、吴房村项目部项目经理曹峥和他的团队是方案的实施者,在改造村庄过程中保留乡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河道不能笔直,要还原弯弯曲曲的原生态状态;水岸要有坡度,让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可以上岸栖息,这就是所谓的“让小蝌蚪找到妈妈”;每一棵树、每一座桥的设置也要非常用心,农村自有传统的建筑习惯,比如桥不能对着房门,门前不能有明桩等,施工方必须考虑到这些细节并与村民反复沟通。经过各方的通力协作,设计图上的“画卷”终于成为了现实。

“如农村的房屋,一般建房都是水泥砖,农村还是好用红砖造,农村应该有农村的样子,菜地、绿化、果园都不能一刀切,更不能生搬硬套。”曹峥告诉记者,吴房村如何建、如何改,最重要的话语权还在老百姓那儿,而他的团队则是在方案和村民的心愿之间做到平衡。

老党员带头支持流转

吴房村变成今天的模样,也离不开村民的鼎力支持。64岁的吴达均是吴房村一名老党员。2018年4月,吴房村在三个村民小组内率先进行“三块地”改革中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签约工作,虽经多次宣传但很多村民仍处于观望状态,签约工作陷入困境。老吴见状,一边劝说家人放下顾虑,主动找到村干部完成自家宅基房的流转签约,在小组内“现身说法”,又先动员自家的亲戚,再动员周边的邻居,大家在他带领下纷纷加入到签约行列中,签约工作由点带面顺利铺开直至圆满收官。

除了积极支持流转,村民们还将桃园流转给了村经济合作社。吴达均说,自己种了20多年黄桃,虽然有一批老客户,每年仍然还没收桃子就开始操心怎么卖。现在,大家将桃树地流转给村经济合作社,交给企业统一经营管理,有专业团队帮他们搞种植、搞销售、搞研发,还能开发黄桃产品附加值。

新村民不乏“95后”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吴房村的运营方思尔腾设计公司,汇聚了一支年轻的队伍,其中不乏“95后”,一大群年轻人选择去村里上班,这样的情况在城市化进程中极为罕见。思尔腾战略投资部主管张一夫是云南昆明人,1997年出生,原本他准备计划出国留学深造,但自从到吴房村开始毕业实习后,他的整个人生规划都发生了改变。张一夫说,他如今的志向就是励志投身中国的乡村振兴,而和他保有同样想法的年轻人也纷纷来到吴房村,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

如今,吴房村引进新“村民” 117人,为吴房村带来了活力与机遇,年轻人推出名为“吴房有桃”的农产品及衍生品,包括黄桃鲜果、罐头、汽水、啤酒、点心、米露等,让文创助力当地的农业的发展。此外,他们还带动村民们就业,例如吴房村民宿的管理员,就是本村一位特别擅长做家务的阿姨,她将民宿当成自己家一样整理布置,让民宿的面貌焕然一新。

梦中画卷唯有奋斗方可成真,如今的吴房村,既是一个宜居的村庄和景区,拥有着“三分黑七分白”的江南水乡建筑风貌,小桥流水人家的乡间野趣;也一个产业园区,通过统筹运营管理、整体管理,园区已入驻企业20余家,新注册企业64家。村民通过“租金+薪金+股金”三大综合收益手段,2019年增加租金收入总计350万元,村民家门口就业收入总计180万元。

本报记者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