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过,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我还要说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世界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任何人企图人为阻碍世界大海大洋相通,都只能是一种不自量力的幻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提高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响力。
浦东要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
——习近平
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
上海,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提高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响力?
“浦东开发开放伊始,普华永道就在浦东注册落户,见证和参与了浦东新区3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普华永道上海主管合伙人黄佳说,普华永道对浦东、对上海、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将继续与浦东一路同行,将服务浦东的经验赋能全国和全球。
“我们要扩大开放合作新优势,要在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中主动担当,在促进国内合作的同时,积极优化海外布局,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打造一批资源配置高效、功能优势明显、整体实力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白廷辉说。
“浦东要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隧道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表示,隧道股份作为全国第一家将全寿命周期运营管理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全过程的国有企业,将把在浦东开发开放进程中积淀的城市建设运营经验,输出到长三角乃至全国更多城市。
城市治理现代化 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上海,如何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我们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生活工作在浦东这片热土上,能够深切感受到的,是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的坚定自信。”来自公交行业的市人大代表施政说。浦东开发开放的三十年,也是上海城市交通大发展的三十年。从黄浦江中心城区第一座越江大桥南浦大桥,到最近刚通车的第十三座越江大桥昆阳路大桥、越江隧道、城市快速路、地面公交、地铁等等,上海的城市交通面貌也焕然一新,“我们将按照中央部署,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加快和完善上海公交、地铁等网络布局和规划建设。”上海市交通委主任谢峰说。
“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把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着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说,以更大视野、更大格局、更大智慧在后疫情时代继续贯彻落实好“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使医院核心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努力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服务先行者,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而不懈努力。
北新泾街道社区党建办副主任韩晓倩表示,关注群众需求、注重群众参与,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融入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社区治理,实现跨地区、跨领域的高效资源整合;推进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向“最后一百米”延伸,满足工作人群和居住人群的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生活需求,建设开放便捷、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让群众享受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感受更加美好、和谐的社区生活。
浦东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世纪女警中队中队长、“80后”的张丹青说,“探索超大城市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新治理手段、模式和理念,我们一定继续勇于担当、敢为先锋,继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奋力创造新时代、新奇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把最优质资源留给人民,建设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说,上海教育系统要着力供给高品质教育卫生资源,着力提升教卫系统特别是高校创新策源能力,确保在2020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基础上,加快发展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加快建成亚洲一流健康城市。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赵旭阳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浦东人,还记得小时候,邻里间还会发生这样的对话:“我今天要去趟上海”、“这东西是我在上海买的”。那个时候,浦东和繁华的“上海”在人们的心中是两个地方。两岸靠摆渡,浦东内部交通也要依赖三轮车、中巴车来解决。如今,地铁四通八达,隧道、大桥方便地沟通两岸,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性跃升,浦东就是上海最繁华的部分之一。现在,作为一名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博士生,身处浦东张江的复旦大学张江校区里,和全国最优秀的老师同学一起攻坚芯片设计关键核心技术,解决这一国家重大需求。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同样位于浦东金桥的华为上海研究所得到应用,用来设计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浦东不仅在过去30年间飞速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至今依然站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最前沿。
同济大学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国斌深刻感受总书记的话语。他说,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三十年,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最能代表浦东开拓创新精神,引领世界,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典型事例就是浦东机场高速磁浮示范线的成功建设和运营。这条线安全运营17年多,至今仍是全球唯一的可按400km/h以上速度运营的地面交通工具,是浦东开放创新,敢为人先精神的靓丽名片,引领了世界交通科技创新并成为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关交通发展的重要参考经验和实践支撑。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表示,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振奋、深受鼓舞。浦东精神就是敢创敢试,这个“敢”意味着敢于打破陈规,突破桎梏,这是浦东永立潮头的成功之处。作为戏曲人,我们要学习这种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的浦东特质,在更深层次推进深化文艺改革创新、更高水平讲好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上勇当开路先锋。
(第12-15版由本报记者姚丽萍、马亚宁、郜阳、罗水元、杨硕、张钰芸、裘颖琼、任天宝、潘高峰、江跃中、叶薇、杨欢、左妍、陆梓华、屠瑜、杨洁、张炯强、易蓉、赵玥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