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利佩茨克培养“俄罗斯雄鹰” 和拉美“枪王”一起吃苦
第15版:军界瞭望 2021-02-16

利佩茨克培养“俄罗斯雄鹰”

多年来,面对美军飞机刁钻的抵近侦察,俄空天军养成了“闻警出动”的习惯,战备值班的歼击机能在3分钟内紧急起飞,而驾驶这些飞机的飞行员都是从利佩茨克飞行中心锻炼出来的。该中心集中了全俄最先进的军机和最优秀的教员。俄军飞行员深知,无论职业前途还是技术成长,没经过利佩茨克中心的“锤炼”,都将一事无成。目前,俄空天军所有战斗飞行员都来此受训,而且没有中心下属的“俄罗斯雄鹰”表演队,俄空天军都无法进行特技展示。

利佩茨克中心很神秘,1925-1933年,这里曾是德国在苏联秘密设立的航空学校,据说纳粹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都曾在此受训,以致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时,戈林刻意避免轰炸利佩茨克。当然,“戈林故事”至今未被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包括斯大林之子瓦西里都是从利佩茨克飞出的“雄鹰”,在二战中重创纳粹空军。1960年,苏联空军将航校升格为训练中心。苏联解体后,中心一度靠接待西方游客、培训外军飞行员度日。2003年7月,法国空军受邀来利佩茨克参加建城300周年航空秀,担任中心主任的哈尔切夫斯少将用精湛技术征服了法国同行,而他拮据的生活又让外人感到诧异,从那时候起,莫斯科开始重视中心的建设,物质条件大为改观,最重要的是燃油配额大幅增加,满足了最基本的训练飞行。

据统计,中心成立60年来,累计培训6万多名飞行员,其中有不少还成长为宇航员。今天,俄空天军所有战斗飞行员均在此受训,现任中心主任尤里·苏什科夫少将说:“这一行业既浪漫又接地气,每个人都准备活到老学到老,克服自身局限,再攀新高度。”中心重点培训驾驶全新的苏-34、苏-35S、苏-30SM、苏-27SM3重型战机的飞行员,而相对低端的米格-29SMT、雅克-130中小型战机教学则由别的单位承揽。“中心接收航空兵尖子,展开两个月的强化培训,培训的专业有足足20个,课程设计是让学员弄清战机结构特点,熟悉特有的紧急状况。所有训练阶段在各种地形机场上起降,在普通气象条件和复杂环境下飞行,并实际使用兵器。”苏什科夫表示,飞行中心还有一整套模拟器械,可模拟并再现战机各个部件,“现代化计算机设备能让我们眼睛不用离开屏幕就能够研究透所有飞机,而且战机的寿命在训练阶段也不会受损”。

利佩茨克中心的办学口号是:“教飞机会打仗,教飞行员打胜仗!”中心的军官训练班主任帕维尔·帕采维奇介绍,这里的课程永远跟随技术发展而调整,“这里的教材很少有超过一年不进行修订的,我们非常重视作战和教学的结合”。

多年来,中心飞行员积极参加俄军组织的军队竞赛活动。近几年,中心飞行员在每年的举行的“国际军事比赛”航空竞赛中也均有不俗成绩。2015年,俄空天军苏-24前线轰炸机飞行员佩什科夫在叙利亚被土耳其空军击落殉职,作为中心毕业的优秀学员,中心2017年底在校区竖起他的塑像,让小伙子们“以英雄为榜样,生活,学习,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不仅如此,后来也在叙利亚牺牲的利佩茨克中心毕业学员菲利波夫,也被中心当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我们与当地市政府联合举办‘会飞的利佩茨克’活动,安排一系列老飞行员与中心学员、学校青少年的交流会,让青少年了解飞行事业在俄罗斯的发展史,铭记为祖国献出生命的烈士的荣耀。”帕采维奇说。

出于保密,俄军飞行员面孔很少在照片中出现,但这些在空中保持理想队形,或在叙利亚战场上驾机打击恐怖分子的飞行员都是利佩茨克中心的骄傲。他们根本不需要向世人证明,他们是地面和空中的王者。 常立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