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孩子的“为父之道” 当孩子说:我不想学了 你的信任价值千金
第15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2021-02-28

孩子的“为父之道”

◆颜士州

现在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同样也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与其不断地向孩子念苦经和施加高压,倒不如让他自己去体会“为子之道”。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与4岁的儿子躺在床上聊天,儿子笑话起我来:“妈妈你衬衫上有破洞。”我说:“妈妈的钱都给你上学和买零食了,没有钱买衣服,你长大了怎样报答妈妈呢?”儿子连忙按照父母一贯灌输的思路表示长大以后做个有出息的宝宝,挣钱给妈妈用。说到这里他突然来了一个转折:“但是,你也一定要买东西给我的小孩吃哦。”

哈哈!这倒是个新鲜而引人入胜的话题。我顺着儿子的思路往下聊:“你有小孩以后,会带孩子吗?”

“会!”儿子非常自信地说:“他生下来,我就给他喝水、盖被子,然后给他喂饭、喂粥,还要给他买鱼干和开心果吃。”

“假如小孩很调皮,你怎么办?”

“我不打他,也不骂他,我哄他。”儿子爽快地答道。末了,儿子又问:“妈妈,你说我是不是个好爸爸?”好家伙,童稚之口,竟能说出一套“为父之道”,惹得我和丈夫都忍俊不禁。

笑归笑,儿子的一番话也使我陷入了沉思。天下为父母者,总喜欢把自己未能实现的一切愿望都寄托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幼小的儿子不知不觉地也步入了这条思维轨道。客观地分析一下儿子的要求,也有合情合理的地方,因挨打受骂而崇尚不打不骂而是哄的教育方法,喜欢吃鱼干和开心果,但父母总是因为鱼干太咸或者太贵,而不肯百分百满足他,儿子因此十分向往。

而我们做父母的,还总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在子女面前摆出一副为孩子受苦受难的姿态,企求以自己的苦经和身为父母的特权去教化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殊不知,孩子有孩子的特点、孩子的需求,随着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能力的增强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辨别能力。

事实上,现在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同样也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与其不断地向孩子念苦经和施加高压,倒不如为孩子营造一个平等、宽容、温情、文明的家庭成长环境,让他自己去体会“为子之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