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上台前先上党课 红色基因散布在弄堂深处
第13版:文体新闻 2021-03-05
何建明系列党史课第一讲开讲

红色基因散布在弄堂深处

龙华烈士陵园雕塑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向无名烈士致敬 记者孙中钦摄

“怎么样把红色文学写好、把党史故事讲得精彩”,是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何建明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每次去龙华烈士陵园参观,路过邓中夏的雕塑,何建明总是走出了十几米远,又忍不住再踱回来,在雕塑面前停留片刻,与英烈四目相对。他觉得,英烈似乎还活着,他们的眼神交流,可以穿越时空。何建明的党课侧重从党性、人性和斗争的复杂性开展史实演讲,能够让人更容易牢记和读懂并正确理解中共党史,何建明心目中的党史,“有情感、有温度”。

站立起来的历史

昨天下午,由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解放日报、上海图书馆主办的“何建明系列党史课”在上海图书馆开讲,第一讲便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什么在上海?》。在座听众的情绪随着何建明的讲述而起伏,尤其当何建明讲到陈独秀两个才华横溢的儿子在一年之内都献身革命而牺牲时,现场一片唏嘘,还有数万网友通过线上直播同步聆听。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流血奋斗、前仆后继的英雄史诗;是中华民族最富有朝气、勇于探索、奠基立业的创新史诗;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具开创意义、普照人性温暖的生命史诗。”何建明用三个“史诗”动情地形容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党史绝非冰冷乏味的历史尘埃,而应当是昂扬的激情、高亢的理想和闪耀着夺目光芒的犀利思想……它是可以让每一个热爱它的人、追随它的人和信任它的人,都能从其波澜壮阔、腥风血雨的斗争史中获得精神力量和人生经验。生动的党史,必定是可以站立起来的历史。”

四个方面的解读

何建明从历史的选择、阶级的选择、地域的选择、时代的选择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红色基因”为什么诞生在上海和上海在党的发展历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建党必须放在上海,广州和北京都不合适,为什么呢?北京城的地理特点不太适合从事革命的‘地下工作’,无论是气势恢宏的故宫,还是四四方方的大四合院,封建皇家形成的那种管理体制和形式,极不利于力量弱小的革命者从事地下工作。相反,上海那些如同毛细血管一般细密交错的弄堂和叠叠而起的小阁楼,正好为革命的地下工作提供了天然的掩护。那为什么不放在广州呢?广州那个地方也不合适,它最强大的革命力量,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不能在另外一个党的心脏地方搞革命。”

百年之后,当何建明走进山阴路上曾经发生过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的弄堂深处,生活在此的老人们与他擦身而过,他似乎依然可以感受到与当年相似的烟火气,感受到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包容气质。

追寻初心的决心

“东方第一大城市、中国沿海第一产业工人聚集地、进步的知识分子聚集地、中国南北之中心,‘天时地利人气旺’,在这些因素的集合下,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何建明认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在上海举办党史系列讲座,可以深入剖析建党早期革命斗争,从中追寻初心,“从1921年开始,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书写上海革命史,就是书写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点。”

近年来,何建明在《浦东史诗》《革命者》《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上海表情》等一系列作品的创作中,书写上海的历史、现在、未来,“上海是一座有担当、有包容、可交融、可出新的城市,也是一座注定伟大的城市。”何建明说。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