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信用卡肯背“锅”吗? 一丛小麦 春天里 数字时代,谁来加把安全锁?
第6版:全国两会/话题 2021-03-05
移动互联让一切变快变方便,安全呢?听听代表怎么说——

数字时代,谁来加把安全锁?

■个人信息泄露“涟漪效应”伤及无辜。建议开展公益宣传和培训教育,引导公众形成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移动支付带来便利,也带来一定风险性。建议提升移动支付安全性,特别要对短信验证作适当限制。

■网络直播成为新行当,部分夹带“负能量”。建议加强行业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制度。

菜场里买根小葱,也能用支付宝或微信来支付;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个人信息在家庭群里随手转发,就会形成“涟漪效应”;“网络主播”卖货时随便说话,又会有什么后果?

数字时代,移动互联普及,一切都变快变方便了,可安全呢?看看上海代表团代表酝酿提出的建议便知:数字时代,我们对“数字安全”要更上心。

信息泄露

警惕“涟漪效应”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个人信息泄露引发全网关注的事时有发生,更有甚者,确诊患者信息泄露遭遇网络暴力。一方面,疫情防控涉及面广,政府部门、医疗机构、技术人员、社区志愿者都会接触个人信息,稍有疏忽就有泄露风险;另一方面,出于对疫情的恐惧或为善意提醒,知情者将患者信息发布到家庭群、工作群,众人出于恐惧心理跟风转发,就会造成“涟漪效应”伤及无辜。

“随着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阶段,对于患者、疑似患者及密接者的信息收集已有相对成熟的做法,更应思考如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闵行区副区长刘艳建议修改《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由于个人信息保护在国内尚处于萌芽阶段,建议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增强社会公益职责,提高公众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意识;其中,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公益宣传和培训教育,引导社会公众形成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指导、监督个人信息处理者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移动支付

当心“短信验证”

“移动支付带来便利,也带来一定风险性,对短信验证码的过分信任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隐患。”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委员、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说。

现实生活中,很多原本需要去银行柜台办理的金融业务,比如密码修改、银行卡转账、贷款申请,如今在手机上凭“短信验证码”就能完成。但短信验证码的安全性级别相对较低,不法分子通过盗窃手机卡、拦截短信、武力胁迫等手段就能获取;凭短信验证码就能登录社保卡、公积金、银行卡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查询身份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进而修改密码盗刷甚至申请网络贷款,细思极恐。

为此,邵志清建议提升移动支付安全性,特别要对短信验证作适当限制——修改银行卡关联手机号、修改银行卡交易密码、银行卡解除挂失时,必须由持卡人持身份证至银行柜台办理;手机卡解除挂失时,必须由卡主持身份证至营业厅办理。同时,加强对大额消费、转账和网贷的监控,系统可对卡主的消费、转账和网贷行为分别设定限额警戒线,超线消费、转账或网贷,需在“密码+短信验证码”的基础上,叠加“人脸识别”或“私密问题验证”技术。

网络直播

事关“数字安全”

迄今,我国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近3亿人,“职业网红”“网络主播”纷纷涌现。面对数字时代的新行当,不能不提及另一种“数字安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安全。

“一些主播为了商业利益,衣着暴露、行为夸张、言语低俗,宣扬色情暴力,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便有些直播只是正常聊天或卖货,也难免会因自身文化素养夹带‘负能量’。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屏幕另一端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建议对网络直播行业加强监管。对违法违规、内容低俗的网络直播平台必须动真格,加大对制作、传播不良网络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制度,提高直播平台企业试错成本,维护网络健康发展秩序。”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朱国萍说,严格监管才能督促平台健康发展,助力经济新业态良性发展,让网络空间风清气正。

首席记者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