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媛
第一次与韩浩月的文字相遇,源于散文集《世间的陀螺》。干净质朴的文字混合着宁静乡间麦垛、泥土与青草的气息,令人动容。《我要从所有天空夺回你》,是韩浩月故乡主题写作的新作,全书共分为四章:《望故乡》《一个被撕成两半的人》《远与近》以及《浪潮来临》,平实、素朴的叙述语调,优美、流畅的清新文字,勾勒出一个个近乎电影片段式的生活镜头,生动鲜活。
“唯有故乡能让人变成少年”,韩浩月真实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对往日青春的怀念。故乡仿佛一只温暖的鸟巢,让漂泊许久的游子寻得心灵的慰藉。故乡面貌日新月异,经济逐年提升,可思想的鸿沟,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却难以逾越。“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并非只有作者一人有这种被漂泊“撕成两半”的真切体验,几乎每一个奔走于繁华都市与旧日故乡小城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
韩浩月对故乡的描写深刻,对情感的描摹亦精准。“我的故乡从不缺少故事”,他尤擅抓住生活中的动人细节展现真情实感。《少年王成》讲述了王成17岁入狱服刑后六叔将贴身毛衣脱下赠予他,他将其视若珍宝的故事。“在监狱里,他像保护自己的命一样保护这件毛衣,穿舍不得穿,洗舍不得洗。出狱时,唯一带回家的就是这件毛衣。它被王成保存了快三十年。”在人心浮动,甚嚣尘上的当下,春风得意时,门庭若市,阿谀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失意潦倒时,冷冷清清,冷嘲热讽之言风霜刀剑相逼。读到这样具有情感浓度的真实文字,不免热泪盈眶。
韩浩月不畏惧在字里行间进行自我暴露,他用郁达夫般的诗意笔触描摹人到中年后的各种“疼痛”,这是作家“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他笔下的人事感受,看似稀松寻常,却展现出人到中年时最真实的生命状态。肉身逐渐老去,疼痛肆意纵横,咬噬心灵,这几乎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必经之路。
“感受到肉体的疼痛之时,在祖坟前带上几刀火纸,让祖先的坟前燃起一些火光,以求心安。”然而,在疼痛中,作者与逝去的故人“对话”,思接千载,心灵相犀,在阳台上仰望浩瀚星河,又何尝不是一种看似原始却更贴近精神本源的救赎之道,一种“逍遥”与“无我”之境?这些打动人心的真实细节,或许比工业文明时代的“实用文明”更具震撼与救赎的力量。
一草一木皆形神兼具,一人一事皆真实动人,读完《我要从所有天空夺回你》,天空如拭,白云瞬息万变,若我们一直坚守心灵的真实与充盈,终有一日,我们可以与天空长久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