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邵宁
上海的初夏,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如约而至,成为电影人和影迷的一场盛筵。在此次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选中,俄罗斯影片《良心》夺得三大奖项,分别是最佳编剧、最佳摄影和艺术贡献奖。我粗略统计了下,在此次电影节各单元及展映影片中,俄罗斯电影有10多部,题材、风格各异,显示了近年来强劲的创作势头。令人惊讶的是,《良心》及另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俄罗斯影片《感受》,竟然都是黑白片。
《良心》获得由黄建新领衔的评委会的高度评价,评委会赞誉说:它继承了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剧本扎实、人物深刻。《良心》的海报是一个背影,在暗沉的天空下,一个身穿灰色大衣、戴着黑色有檐帽的男人低头前行,沉重的、落寞的、孤独的感觉弥漫在整个画面。
影片讲述了1922年发生在彼得格勒的一宗案件,表现了知识分子面对现实与意志之间巨大冲突的无力感。哥哥和嫂子被杀,一名惯犯作为嫌疑人被逮捕,作为调查人员的鲍里斯·列图什想要查出真相,他想先证明嫌疑人有罪,然后再将其绳之以法,这么做是为了自己的良心。然而,鲍里斯个人的力量极为渺小,无法揭开重重迷雾,最终悲剧无法避免。黑白拍摄不仅表现出了遥远的年代感,同时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那种压抑的氛围,那种无处可逃的感觉。最精彩的一个场面,莫过于内心崩溃的鲍里斯拿出手枪,决意饮弹自尽,眼神中充满了愤怒、痛苦和决绝。正在这时,门铃响了,他的小侄女逃出了孤儿院,找到了他家。为了孩子,鲍里斯藏起了手枪,脸部线条顿时变得柔软了。扮演鲍里斯的科马洛夫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情感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切,在黑白二色镜头下,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彼得格勒”即现在的圣彼得堡,这个名字存在的时间不长,仅从1914年-1924年。近百年前的彼得格勒,在黑白光影下被细腻而真实地描绘了出来,街景、电车、餐馆、平民居住的合用住宅,乃至监狱、孤儿院……而天空几乎没有出现过阳光。这应该就是人们印象中的彼得格勒。黑白拍摄是出于年代、题材的考虑以及艺术风格的选择,其实,可能比彩色拍摄难度更高。从场景、人物、光影、层次,到画面的饱和度、锐度、对比度,以及剪辑、配乐,镜头语言的运用,无疑可以看出导演和摄像的功力。影片的多个画面具有油画的质感,在暗黑的背景里,一束光打在人物脸部,仿佛伦勃朗的绘画。本片斩获最佳摄影奖,实至名归。
如果说《良心》是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话,那《感受》则是浪漫唯美的散文诗。《感受》的导演萨尔蒂科夫是演员出身,这是他的第二部电影。影片片长仅75分钟,由两个故事组成。在第一个故事中,天才的钢琴家在参加国际钢琴比赛之际突发疾病,同时遭遇不公正的对待,不仅失去了参赛机会,还全身瘫痪,被推向了绝境,但在爱人的帮助下,他又勇敢地站了起来。第二个故事则是一个年轻女孩对失去的丈夫的回忆,从一台旧钢琴展开爱情的点滴,如同翻阅自己的日记,现实的悲伤和回忆的美好交织在一起。
虽然两个故事看似不相干,但都有钢琴这一元素,也都和爱情有关,描绘了主人公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之后的精神世界。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突然的反转,节奏缓慢却不沉闷。影片摄像格外唯美,雨中,钢琴家和相爱的姑娘在没有琴键的窗台上弹奏“雨声奏鸣曲”,让人动容,与后来轮椅上的钢琴家和爱人在真正的钢琴上一起弹奏,形成呼应;第二个故事中多次出现的白纱窗帘,如梦似幻。影片中音乐和声响的运用也很出色,钢琴曲、雨声、猫头鹰的叫声,与主人公的心情交融在一起。黑白拍摄并没有削弱画面的美,相反唤起了观众“单纯、纯粹、纯真”等感受。这,也恰恰是影片的名字。
电影诞生至今已100多年,第一部彩色电影问世也近90年了。有意思的是,如今有不少知名导演选用黑白拍摄,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阿方索·卡隆的《罗马》,这些作品不仅获得了大奖,而且作为一种极具个性和力量的表达,让人难忘。中国导演也多有尝试,如陆川的《南京,南京》。而在苏联时期,《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导演罗斯托茨基以黑白的现实和彩色的回忆交织,表现战争的残酷以及女兵们对和平的眷恋,在电影史上成为经典。
诚然,黑白在画面表现上不如彩色那么丰富,但在表现光影的层次感上,却比彩色电影更有质感。黑白这种特别的形式,适合表现回忆、梦境、战争,以及沉重、忧伤、混沌的感觉,具有彩色所达不到的力度。俄罗斯电影的黑白风并不是偶然的,《良心》和《感受》两部题材、风格大相径庭的影片,体现了导演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出色的驾驭能力,同时也彰显了黑白形式的无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