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广告 驻沪部队十四对新人情定“七一” “老儿郎背起书包上学堂” 为洋山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第4版:上海新闻 2021-07-04

为洋山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气象站站长沈其艳驻扎海岛25年观测风云变幻

沈其艳正在调试设备 马丹 摄

6月30日,上海海洋中心气象台洋山港气象站站长沈其艳又一次上山了,开始她为期4天的值班——临港新片区小洋山岛小城子山这段15分钟的山路,她已经走了25年。而在25年间,她也从当年青葱岁月的渔家女变成了如今经验丰富的气象观测专家,也为洋山港这一东方大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土生土长“渔家女”

洋山港气象站位于小洋山岛小城子山的山顶,是上海市域内距离市中心最远的有人值守气象站,也是瞭望东海风云变幻的重要窗口。“这里气候环境恶劣,经常出现大风和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特别是汛期台风期间,常会受到狂风暴雨袭击,这也使这里具有了难得的气象观测价值。”沈其艳说。

洋山港气象站自设立之初就在航运一线“观云测天”,2006年后升级,为港区提供精细化分区观测服务,帮助港区减少航运风险,避免不必要的停运。

沈其艳正是土生土长的洋山港人,她的家原本就在小洋山岛上。

1997年,为了获取建设洋山深水港的第一手气象资料,已经退休的老站长林贤超被委派来到洋山港,建立起了洋山港气象站。

“20岁前,我是一个渔家女,‘风浪一大就没法出海’是我童年的气象记忆。直到洋山第一个气象观测场建成,才让我有机会了解了什么是气象。”沈其艳说,当时,上海气象部门需要培养一个洋山港当地的观测员,以便和几位市区观测员交接班。“当时,领导要求我3个月内考取上岗证,这就意味着我要在3个月内,熟记一本厚厚的地面观测气象手册。于是,我就每天跑到观测场学习,一坐就是大半天。”

为观测设置3个闹钟

在洋山港气象站2016年进入自动观测阶段前,沈其艳和同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每天3次的气象记录——3个时间点的观测结果必须5分钟内上报,不能迟测、更不能漏测。不管什么天气,都必须准时到山坡上的观测点。为了让数据上报不出现任何纰漏,沈其艳设置了3个闹钟,手表也比正常时间快5分钟。

在沈其艳的观测经历里,经历过狂风暴雨,也经历过电闪雷鸣。一次雷暴天气里,沈其艳冒雨在观测场观测,一个滚地雷打在了她脚跟后。“当即,我的耳朵就有点失聪的感觉,但是上传数据刻不容缓。待到传完数据回过神,我才有点后怕:有时候生死或许就在一道雷电之间。”沈其艳说,但也正因为这次经历,她更意识到气象观测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为了保障普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为洋山港的安全运行护航。“我的爷爷和外公都是在出海捕鱼时遭遇台风再也没能回家。如果当时有精准的气象预报,他们或许就不会遇难。”

三代气象人“接力跑”

“守护洋山港区,靠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而是三代气象人的接力。”沈其艳说,25年中观测不曾间断过一天,多少次她和老站长林贤超一起顶着台风、冒着雷电危险冲到山上去记录气象数据,在多少个没电的夜晚熬过酷暑、忍过严寒。也正是他们的坚守,为洋山港积累了大量珍贵的气象数据,并在每一次台风、大雾等天气来临前及时发出预警,为洋山港这一东方大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随着港区的发展,气象服务的需求日趋精细化,洋山港气象站的任务越来越重,年轻力量开始和沈其艳们并肩作战,80后潘丹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潘丹本科毕业后从城市来到海岛,也曾感觉不适。“但很快被老气象人的坚持和付出所感动,不知不觉待了十多年。”

4月1日起,洋山港气象站开始全面自动化测量,但维护观测设备还得靠人力。去年8月来袭的台风“黑格比”个子小脾气大,小洋山岛刮起狂风,港内船只都驶向锚地避风。沈其艳发现台风观测场围栏被吹散架了,称重式雨量传感器挡风叶也被刮断了,于是,她与潘丹相互搀扶着,顶着大风完成设备抢修。本报记者 马丹 特约通讯员 谢丽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