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1日 星期日
“因地制宜”促进共同富裕 在上海种出全国最好的桃子
第13版:长三角/视点 2021-08-24

在上海种出全国最好的桃子

哈玛匠果园负责人黄伟的种植秘籍

黄伟在检查桃树

“在青浦种桃子?你绝对种不好。”上海哈玛匠果园负责人黄伟记忆犹新,十年前旅居日本多年的他决定回乡种桃,几位老果农给他泼了盆冷水。

“但我没有丧气,反倒暗下决心,要在上海种出全国最好的桃子。”从零开始,卖掉日本的房产,在青浦承包了几亩地,潜心种桃。历经十年耕耘,黄伟用实际行动打破质疑。从几十枝树苗扩大到60亩桃园,1只桃子卖到88元,价格不菲,还一桃难求。如何做到?

“冒傻气”的坚持

夏日炎炎,位于青浦金泽的哈玛匠果园里,黄伟脖子上搭了条毛巾,一边擦汗,一边热情招呼前来采购桃子的客人。“匠”在日语中是昵称,中文是指很有造诣的人,也寓意着以工匠精神对待每一颗桃子。

黄伟并非农业专业出身,种桃之前从事化妆品贸易行业,常年奔波于中日之间。偶然机缘结识了富士山旁山梨县的桃树专家有贺浩一。有贺老先生常和他谈到,中国桃子产量多,品质却有所欠缺,这使得黄伟萌发了回乡种桃的念头:想办法缩小中日高品质桃子的差距,在上海种出最好的桃子。

水果种植是一个回报较慢的行业,精品水果尤其如此。种好果苗后,需要两三年才能结出合格的果实。要想把桃子的品质做到极致,就需要耐心、专注、对细节的坚持以及对品质的偏执。被问及什么是工匠精神,黄伟说:“匠心就是对别人看起来‘冒傻气’的事,理所当然地坚持。”

不施化肥,是黄伟被说“冒傻气”的理由之一。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对于桃子的产量、品质有着很大影响,日本顶级桃子产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6%-7%,而黄伟刚接手果园时,有机质含量几乎为零。在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上,施用化肥能够很快提高果实产量,但黄伟坚决不使用。他不惜花费高额成本,从内蒙古一袋一袋引进羊粪肥,搭配其他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十年养土,如今哈玛匠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经达到了3%-4%。

“高价值”的回报

刚入行时,黄伟被人笑是个“种桃树需要开沟都不知道”的农业小白,但对生态和品质却有着超乎想象的追求。例如,哈玛匠果园坚持使用人工割草。杂草的生长速度快,割草的人工成本很高,往往果园这边还没割完,另一边又长起来了。所以,大多数果农的选择是除草剂,用后半年内果园寸草不生,方便、有效。“草拔出来一看,草根都烂掉了,但对土壤的影响可想而知。”

从租赁土地、开沟搭网到人工除草、改造土壤……最初两年的培育期后,黄伟种下的第一批桃树开始结果了。高投入迎来高回报。黄伟种出的桃子口感很甜,汁液丰富,桃香浓厚,回甘悠长。但再好的桃树,结出的桃子也有好坏之分,哈玛匠果园采用严格、精准的分级标准。

在哈玛匠果园,产出的桃子共分成三个等级,T(特)级、A级和B级,根据糖度、外形、颜色来区分。其中T(特)级要求单果重350克以上,每只零售价超过60元,A级和B级的价格依次递减。虽然定价高,但令黄伟惊喜的是,各级桃子的销量和消费者的反馈都非常不错。尤其是T级,供不应求,在市场上卖出了88元一只的高价。

黄伟花了几万元从日本引进无损伤测糖仪,检测每只出品的桃子。装箱时,他精挑细选,如数家珍:“早熟品种的糖度要求12%以上,晚熟品种的糖度要求15%以上,最高的糖度达到23%以上。有桃香气,颜色均匀,形状饱满……”

“可持续”的模式

初尝甜头后,黄伟陆续从日本引进和自主培育了共70个桃树品种,在实践中观察、探索哪一品种品质更高、更适合长三角栽种。当被问起在长三角地区种桃,如何与气候、土壤条件更好的地区竞争时,黄伟说:“高品质、高品控、统一的标准、极致的服务,自然会有市场。”在他看来,长三角地区许多桃农收入不稳定,在于桃子品种不一和种植模式不规范。

这些年,政府十分支持黄伟扩大果园规模,哈玛匠果园在原有60亩基础上又新扩了94亩,黄伟和员工正忙着对新桃园进行土壤改良,同时问计各方,谋划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法。

黄伟还常与上海周边地区的果农分享自己的种桃经验。去年,哈玛匠果园接待了来自全国5000多人次的来访者参观学习。接下来,他希望发挥自家果园在种植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周边农户进行科学栽培技术培训,把上海桃子的品牌打响,卖到长三角、卖到全国。

通讯员 方志权 实习生 李政隆本报记者 杨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