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兔”奶茶快闪店提供六种口味的奶茶,还提供抱枕、文件夹、润唇膏等文创产品,充满怀旧范儿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2016年10月10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为新形势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5年来,上海国企全力推进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创新等各项工作,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本报记者撷取四家国企在改革发展中的片段,展现国资国企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力量担当”。
上海地产
昔日“脏乱差”更新成样板
继创下旧改“加速度”之后,虹口17街坊再次取得重要突破——顺利完成“场所联动”股权转让,昔日“洼地”已蝶变为上海同类旧改项目的新高地。
和很多二级以下旧里一样,虹口区17街坊的居民们一直过着手拎马桶、合用灶披间的生活。在江西北路生活了近80年的陈阿婆回忆道,因为没有洗澡的地方,有些老人一个月不洗澡。“2016年,我们盼来旧改喜讯,弄堂内变得格外闹猛。”陈阿婆回忆道。一个多月后,传来消息:因为资金不够,旧改暂停了。
2019年3月,陈阿婆从居委获得旧改重启的好消息。当年6月底,陈阿婆和邻居们见证了17街坊房屋征收高比例签约揭牌。全货币补偿方案的她拿到了一笔征收补偿款,和老伴如愿搬入电梯房内养老。
上海旧改“加速度”从何而来?上海地产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城市更新发展公司董事长赵德和介绍说,上海城市更新发展公司与虹口区虹房集团等区属国资企业投资成立了区级城市更新公司,具体负责旧改地块的改造实施。这一“政企合作、市区联手、以区为主”新模式,为旧改地块的顺利启动提供保障,加快旧改流程。依托新机制,上海地产与相关区合作参与旧改地块70个,涉及动迁居民6万多户,占全市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旧改任务的60%。
如何将旧改“洼地”打造成“功能提升、经济发展、城市治理”的高地?上海地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经明表示,上海地产以开放的态度引导市场力量积极参与,让最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据悉,虹口区17街坊项目成为国内首个“场所联动”招商合作模式的旧区改造项目,顺利实现了综合土地市场与产权市场特色的择优遴选招商目标。未来,“场所联动”招商股转的机制将在更多地块中应用。
记者从上海市旧改办工作专班获悉,截至9月底,上海中心城区已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62.8万平方米,涉及3.2万户居民,占全年计划任务的90%、94%。本报记者 杨玉红
光明集团
老牌有匠心 新品成网红
在“50后”“60后”的心目中,大白兔奶糖、光明牌冷饮、梅林午餐肉是陪伴他们长大的童年味道,而在“90后”“00后”的购物车里,它们变身为大白兔雪糕、大白兔牛奶、“猪大萌”午餐肉,成为博主测评的热门单品。这些“火出圈”的“老牌新品”,全部来自光明食品集团。
曾是亮眼的“金字招牌”,却不是市场经济中的“免死金牌”。旗下拥有17个老字号品牌的光明食品集团,面对市场的淘洗,也在争取年轻人的青睐。如何盘活手中的上海老品牌?光明人选择了“创新”。
2020年3月,大白兔光明联名雪糕横空出世,不但复刻了大白兔奶糖的浓郁奶香和咀嚼口感,还“拿来”经典的蓝白配色包装,俨然是一支冰冻版“大白兔奶糖”。“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情怀,而对于我们来说,是光明冷饮和冠生园之间的‘天时地利人和’。”光明冷饮市场总监张楠告诉记者,短短一年多,大白兔雪糕不仅从“网红”卖成了“长红”,销售额达到亿元级,而且扬帆出国,相继成功进入美国纽约、洛杉矶以及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大白兔奶糖的创新之路如兔子般跳脱:大白兔奶糖味的润唇膏、香水、牛奶、冷饮等层出不穷,还有一大波的文创产品,掀起了一次次的“回忆杀”。“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跨界而跨界,而是要传承和创新兼容并蓄。”冠生园副总经理沈晴峰说。
这些站在市场一线的“光明人”发现:过去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会“心疼”光明冷饮不涨价,现在则热议又出了什么新品;过去在超市里买罐头、棒冰和奶糖,全家人一起吃,如今会拍各种开箱测评的视频,在网上“晒着吃”,进击的老字号开始自带流量。 本报记者 张钰芸
上港集团
以色列码头 树起“上港红”
一个多月以前,以色列海法新港码头顺利投入运营。这个以色列60年来的首个新码头,也是迄今为止地中海东南岸最先进、最绿色、建设速度最快和成本最节省的码头,由上港集团打造。
“回顾整个项目的历程,从2014年开始筹划,2015年投标并中标签约,2018年开始接收地块并全面建设,直至正式开港,经历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这期间,受到了规划调整、全球疫情、异常天气和地区冲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上港集团副总裁方怀瑾回忆说,在各方支持下,项目团队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确保了海法新港码头按计划投入运营。
按照当地航空管理局和当地相关标准强制规定,项目桥吊和轨道吊的颜色必须为“橙色+白色”,而不是上港集团传统的“红色+白色”方案。团队通过举例说明和详细解释,最终还是改变了以色列当地传统的标准。如今,红白相间、巍峨雄壮的桥吊在地中海东南岸一字排开,铭牌上“上港集团”字样格外醒目。
海法港成功复刻上海港“智慧大脑”,仅用时三年就建设完成并开港,并产生了许多提升以色列港口行业的新规则。这也是我国企业首次向发达国家输出“智慧港口”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
2020年,全球港口运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但上港集团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50万标准箱,同比实现正增长,连续11年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继续领跑全球。 本报记者 叶薇
中国太保
栽活公益林 守护三江源
不毛地变幸福滩,1年余,8万多棵树扎根荒滩,达到95%成活率。上海有一家国企,默默在青海海南州德吉滩种了1500亩生态公益林,山杏、丁香、云杉茁壮成长,成为“中华水塔”三江源的守护屏障。
2020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主导启动“中国太保三江源生态公益林”建设。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中国太保方面表示,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积极探索聚集全社会的力量推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精准扶贫的新路径。
地处进入三江源核心地区的东大门,几年前德吉滩还是黄沙漫天,严寒、缺水、大风使得栽下的树木难以存活。中国太保请来上海园林集团全程参与建设,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树种。
太保公益林首批护林人之一扎西,带着附近几个村40多人,一同参与到了林地的种植养护工作中。他感慨道:“每个参与公益林种植的村民每天可以拿到140元,比外出打工赚得多,还学到了许多植树造林的技术和经验!”据统计,太保公益林一期建设项目共用工4万人次,务工人员全部来自海南州共和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均每户增收12000元。二期项目已为附近村庄200余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迄今,一期、二期生态公益林已建成。2000多万元资金来自于太保员工的捐款。
一年多过去了,新添的这片广袤绿色,变成当地居民休闲游玩的景点,青年拍婚纱照的摄影基地。在藏语里,“德吉”为幸福之意。生态公益林筑起绿色屏障,高原上的德吉滩真的成为“幸福滩”。本报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