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广告 湖心亭里说夜书  弦索叮咚江南韵 老早带戏“回娘家”  如今送戏进“新城”
第7版:文体汇/动态 2021-11-21
茅善玉忆旧感慨多

老早带戏“回娘家” 如今送戏进“新城”

茅善玉和戏迷同台演唱

“从以前丁是娥老师带领我们沪剧‘回娘家’,后来升格成沪剧艺术节,如今又打包名家好戏走进‘五个新城’,我们始终不忘记观众和我们的鱼水情。”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欣喜地看到户外广场座无虚席,甚至健身器材上和凉亭内都坐满了观众。昨天是上海沪剧院送戏进“五个新城”的第一场活动,茅善玉带领名家新秀来到南汇新城宜浩佳园生活广场,为火热的临港新片区建设送来了文化的温度。

为了迎接上海沪剧院的专业团队,社区早早在广场搭好了舞台。演员们从沪剧院出发,驱车一小时余抵达演出场所,马路对面便是大型商场,舞台幕布后是簇新的社区服务中心楼宇,平日居民们的活动室成了演员们的化妆间。带队的演员团团长钱思剑想起当年下乡演出的艰苦条件,脱口而出:“以前很多舞台还没有这间化妆间大。”

“吃饭不忘种田人,女儿不断娘家路。”在丁是娥倡导“沪剧回娘家”活动的年代,茅善玉还是跟着老师演出的青年新秀。她犹记得,当年来南汇演出,单程就要花一天时间,演员们像军人一样打背包赶路,手里拎着煤油炉和面盆,至少要住一晚才能返程。演出多住得久,大家就向农民买鸡鸭买菜,支个小炉子生火烧饭。如果是夏天“回娘家”,灯光一打,蚊子苍蝇飞成一团,开嗓一个不小心,就会吃进一只虫。

茅善玉回忆当年:“很多戏迷听说我们来演出,走几十里路,还自带占座的条凳。”有时候在基层室内演出,第一排必然是趴着看、坐着看的娃娃,门外趴着窗户看的观众实在是不稀奇,窗外远眺出去,树上爬满了人,抬头一看,连天窗都趴着人。常常是台上领唱一句,台下就开始跟唱,“戏迷连过门也要唱给你听,随意改动一句他们马上知道。”

每一次到基层演出,茅善玉面对的都是一群看着她长大、成名的资深戏迷。她在后台遇到老戏迷打招呼,先要被拍一下,满脸笑容的戏迷一向如此热烈直接地表达爱意:“噢哟我从什么时候就开始看你演出了哦!”看着戏迷掏出泛黄的书、磁带要签名,甚至还有自制的海报卡片,连茅善玉都惊讶:“这些你们还保存着啊!”几十年如一日的“追星”,让茅善玉感受到瞬间与永恒。

如今,观众的热情依旧。这次有几位戏迷有机会和茅善玉同台演唱,大家伙兴奋得都失眠了。一位戏迷是“玉迷”,从8岁就开始学唱沪剧,感慨自己圆梦了。另一位戏迷接到了同台演出的电话后,儿子对她说:“妈妈你要出名了!”她想也不敢想:“我太高兴了,平时电视里经常看到茅院长,没想到真的能有机会同台演出。”

《芦荡火种》《庵堂相会》《红灯记》《阿必大回娘家》《敦煌女儿》……一段段沪剧名段唱响,台下掌声不断。带着孩子“全家总动员”的张先生很激动:“在家门口看到这么专业的沪剧演出非常难得,相比电视节目,面对面的艺术可以让我们更能代入到戏里,有机会让孩子感受传统艺术特别感谢,真是休息日的好去处。”

虽然是基层演出,但是沪剧院里里外外毫不含糊,不仅演员彩扮登场、乐队人员现场伴奏,舞台两侧的字幕机也一直在工作,服务于听不懂沪剧的新观众。钱思剑解释,“既然来了,就要让观众看懂”,点滴温度润于心。在接下来的三个月35场演出中,还将有各式各样的非标演出场地,茅善玉信心十足:“沪剧是时刻和百姓在一起的,我们将根据剧场条件安排戏码,在辞旧迎新的过程中,让上海的声音始终陪伴着新城观众。”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