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30多年来,每年年末行情都比较散淡,二级市场多空双方暂且休战,一级市场也是收官态势,但是今年的年末行情相当热闹,二级市场罕见地出现每日万亿元的成交量,一级市场也相当热闹看点多多。
就本周的新股融资市场而言,有如下几大看点:
第一个看点:本周发行的中国移动募资减少了73亿元
本周三中国移动发行新股,原定计划募集资金560亿元,最终询价为57.58元发行,发行股数为8.457亿股,募集资金为486.95亿元,发行市盈率为12.42倍,中签率只有0.124119%。大家关心的是中国移动上市后会不会破发,这样的中签率,挣钱和赔钱也都要看是否有缘中签,有绿鞋机制的呵护,应该是上市破发概率比较小。
第二个看点:创高价发行的禾迈股份会不会重蹈海普瑞的覆辙
1元1股的股票卖到了557.80元,而且中签率低到0.0289%,一个愿卖、一个愿买,这是市场决定的,中签者上市也能一签赚10万元,这也是中签者的幸运。问题是,禾迈股份在招股书披露的募集资金总额5.58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55.78亿元,超募近10倍。那么多资金到账咋办?本周禾迈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最高不超过45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市场中来的钱最终又回到银行中去了,现在理财产品的年利率只有3%左右,钱在资本市场中兜来兜去最终玩的是资金游戏,这对实体经济、对科技创新有啥用场呢?想当初海普瑞也是这种超募,看看海普瑞10多年的走势,对投资者应该有警示作用吧。
第三个看点:北交所启动第一个新股发行,进得了北交所开户门槛却未必能进申购百股的门槛
以往新三板精选层都是成批量发行的,而北交所成立以来第一只由北交所自主发审、经证监会注册的股票在本周发行,单独发行一个似乎有压力测试的意味。本周三,威博液压发行847万股,其中网上发行678万股,北交所是一个小众市场,现在开户数超过400万户,发行的又是迷你型股票,第一次发行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如果你刚满50万元达到开户门槛去做新股申购,如果配售比例在千分之一,按比例达不到配100股的标准,那就白搭,损失了5天资金冻结的利息,也就是说,你跨进了北交所门槛却跨不进百股配售比例。问题是如果接下来都是这样的发行,50万元甚至于100万元的申购都达不到最低100股的配售标准,那这部分投资者就会流失。当然这只是首次发行,市场还是要给北交所宽容的理解,不管怎样,现在的市场条件和环境比30年前沪深交易所初创时要好很多。
今年的年末行情还是比较热闹的,明年中国股市的重头戏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的注册制,可以预料明年的一级市场还会比较热闹。中国股市承担起了直接融资的重任,融资者和投资者的定价博弈还将长期持续下去,一级市场的利益需要在二级市场中实现,所以明年股市依然会比较热闹,对投资者而言,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在来年必有良好的回报。
应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