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正是青西杉红时 美高三年 鹳雀楼情思 朗诵随想一二 打年糕 黎锦光旧居小考
第19版:夜光杯 2022-01-13

朗诵随想一二

童自荣

朋友,如你有意开个朗诵会,我这里可教你几招。(呜呼,这语气有点像教师爷了!)

开朗诵会,我必倾向于安排主持,一或两个。主持的作用并非简单报个幕,而应成为整台朗诵会的一部分。他应抓住演员的特点来介绍,以吸引观众。同时要围绕节目,即兴、由衷地发表感言,能来点脱口秀当然更妙。最好现场进行一些对演员的采访,这亦是观众极有兴趣听一听的,也会对接下来的节目更抱期望。要放松一点,生活一点,完全和观众融成一片。看过歌手邓丽君巡回演出的光盘,那位“老克勒”主持,不慌不忙,风趣幽默的谈说或自嘲,对调节演唱会的气氛起到何等大的作用啊。我们不必照搬,取其精华则是有益的。

一般地说,朗诵内容相对集中,有内在联系即可。现在好读的诗不多,我更偏向于散文,当然因篇幅问题宜加以浓缩。不赞成娱乐至上,弄得一片无聊污浊,当事者还自以为得意。要让观众或受感动,或受启迪,或精神为之振奋。这也涉及到台上的朗诵者,恐要掌握两个要领:1.状态放松再放松。2.情到深处会流泪,先自己感动(并非挤感情),再让观众跟着感动。这一些看来好像简单,真要做到谈何容易。

关于高科技的利用,我最在乎的是音响,能让人闭着眼睛聆听就是了。不必在灯光、道具、舞台背景上太花精力。音乐要动听,但不要铺天盖地,恰当地烘托为宜。至于场地,有个大沙龙的感觉最好,观众人数控制在600-800个,这样就像在观众身边,暖意洋洋地娓娓道来。

说到这儿,本可就此打住,然还感到意犹未尽,请允许我围绕这个话题,再来阐述些许想法和建议。

这几年上海办了一个朗诵协会,令上海的语言艺术爱好者又有了一个家,一个温暖洁净的家,实乃可喜可贺。不错,这是个民间性质的团体,然我想我们都应清醒地意识到,在我们这个小小的领域,也必须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以为成立朗协这个组织,目的很单纯明白,就是为老百姓做点事情,为社会做一些语言艺术方面的贡献。要把朗诵协会的运营,纳入正常、健康的轨道,管理者应光明磊落,让一切不透明的、见不得人的,或不合规定的言行没有立足之地。我不知道是否有人想通过协会来赚钱,或拐弯抹角利用操办朗诵活动的过程来谋取钱财,那是绝对不得人心的。正如习主席在全国文联会上这样说:“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朗诵协会正确、健康的运营,我热切希望大家(不论是否会员)都来关心,贡献智慧和力量。

还有一个想法。我们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不宜高高在上,动不动以艺术家自居。专业的和业余的朗诵爱好者,各有其长处和短处,优势和短板,理应互相尊重,互相珍惜,互相学习,互相扶持,以求共同进步。目前我赞同不忙于提高,极重要的任务倒是普及,尤要在青少年中倡导普及。我曾有过建议:写一个可操作的普及性质的关于搞好朗诵的小册子,免费赠送给全市初中和小学。我愿为此尽自己的一份力。

愿语言艺术爱好者们团结起来,活跃在朗诵艺术这个阵地上,在党的正确思想引领和指导下,为早日实现长三角朗艺大联盟而奋斗。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