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蒹葭苍苍(中国画) 童心可嘉 养气 曾在“顾村公园”当农民 凭着希望,在心里建一个暖房 整个世界都将为你让路
第7版:夜光杯 2022-05-02

养气

大新

养生越来越受到重视,养生的关键是养气。

《庄子·知北游》里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是养生需养气的理论根据。一个人精神旺健,是“意气风发”,一个人失魂落魄,是“垂头丧气”,一个人快不行了是“气息奄奄”,不一而足。

中国古代的儒、道两家都是“气化宇宙论”者。孟子最有名的是“养浩然之气”。《管子·内业》篇中提到“精气”(精纯之气),他认为“忧乐喜怒欲利”会妨碍“精气”的聚集,养气需先排除心中的杂质。现代的学者对“气化宇宙论”仍然是认同的,《孟子》的英文译者刘殿爵称:“人是两种气的和谐混融,身体由浊气构成,心则是清气所在。”余英时在《论天人之际》一书中很确定地说:“气”是生命之源。

养气,是养生的重要理念。有了这样的理念,不知方法,也还是水中捞月,蜃市观楼。战国时期的《行气玉铭》(大约公元前4世纪)是谈“行气”方法最早的文字,全文四十五字,我们现在称其为“四十五字真言”也可以。内容是谈真气在人体内如何运行,结论是“顺则生,逆则死。”《黄帝内经》上也有“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介绍。马王堆帛书有《导引图》,与庄子所描述的“吐故纳新”法是一致的,重现了当年导引之士,养形之人练气的情形。荀子也讲到过“治气养心之术”,都是“养气”的方法。梁漱溟说:“情贵淡,气贵和。”

读书,是养气之通途,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养气的实际效果是可以检验的,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气场”。宋代朱公掞,字光庭,曾访当时的大儒程颢,回来后对人说:“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后来成语有“如坐春风”。和人在一起有“如坐春风”的感觉,可以想见其 人“气场”的强大了。相反,如使气逆行。表现出来的是不和之气,形于色的就是所谓的“戾气”。气不和的人往往是暴躁的。气练到很高的境界,是达于“心斋”。虚以待物是“心斋”的要领,《庄子·人间世》借孔子之口谈论“心斋”,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从养气、练气到“听之以气”,生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华。松养心、竹养节、花养性、山养仁、水养智,而人之养气,当为人间之正气。

个体生命的养气毕竟还是小事,整个社会的养气才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的风气养好了,方能国泰民安。又往更大里说,人类的养气就更紧要了,地球的大气,自然的环境出了问题,则覆巢之下无完卵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