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专家:规范佩戴和脱卸口罩 城市保障人员方舱工作人员回家,小区不让进怎么办 不能再“层层加码” 109小时“遥望”苦等异常者转运
第3版:上海新闻 2022-05-25

不能再“层层加码”

潘高峰

昨天,在虹桥枢纽,家住奉贤南桥阳光园1期的居民顾阿姨从苏州回到上海,明明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却有家难回,被自家小区居委拒之门外。“这你叫我睡大街?我自己家不能回……”顾阿姨说着,就抹起了眼泪。

而在浦东福山路上的市新小区,几天前成了防范区,封控了近2个月的居民,终于等来了出门的机会,却被告知1300多户居民只有100张出门证。也就是说,每13户居民只能摊到一张证,实在令人费解。

门难出,家难回,媒体报道的这两桩事,在上海不少见。说明在全市社会面多日零新增,努力推动复工复产的当下,基层抗疫手势仍在“层层加码”。

这些手势,显然不是全市统一要求,而是“土政策”。顾阿姨的小区告诉她,要回小区,必须要有苏州当地开的证明。具体是什么证明呢?就是几号到几号住在哪里,几号做的核酸。对于一个出发地并无疫情,又已经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的居民来说,这种要求完全是刁难。连苏州当地都明确表示,并没有这种证明,也不会开这种证明。

同样的,对于1300户居民只发100张证,解释是为了控制人流,怕超市排队太长。但如果真的为了控制人流,完全可以通过错峰出行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不让出门。

说到底,这些小区的做法,就是为了设置障碍,达到“保持现状”的目的。这样方便的是谁呢?显然是小区管理者。对于他们来说,当前最大的任务就是守住小区,其他都要靠边站。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基层不易,奋战这么久,当然希望守住成果。但必须指出的是,这实际上是一种懒政。

市委书记李强5月21日在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更好推动社会面守得牢、控得住、放得开,奋力夺取大上海保卫战的胜利。

守得牢、控得住、放得开,正确理解这三者关系,不仅事关民心,也关系到推动上海复工复市的大局。

解封小区,当然不能“放飞”,而是要继续做好各项常态化的防疫工作。对于小区管理者来说,场所码、数字哨兵应成标配;测体温,查绿码,看核酸证明一个都不能少;快递和环境消杀也必须到位。对于居民来说,做好个人防护、保持人际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也都应当坚决做到。但当这些措施得到严格落实后,就必须“放得开”,不能再“层层加码”。

昨天,有一个视频在朋友圈刷屏。视频中,许多在上海打工的外乡人,因为疫情停工两个多月后,没有收入,难以为继,不得不艰难地离开上海。这些人的困境,其实也是这座城市不少人的困境。如果不能尽快复苏,更艰难的日子还在后面。

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靠的是人。当下,很多企业的复工,都面临人力不足,物流不畅,产业链断裂的梗阻。如果大家连小区都出不来、回不去,又何谈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这场疫情,上海基层治理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实事求是的说,水平参次不齐。重压之下的变形可以理解,但当一切向好之后,能否汲取教训,用更加科学、精细的社区治理,为上海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提供支撑,这是一场新的考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