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的卢燕
“纪录电影排片很少,但我们不想错过它。”一位影迷这样说,带着些许心痛。
“能让我们不顾大风大雨,出门的,是电影,尤其是这样一部讲述电影本身的电影。”另一位影迷这样说,带着几分幸福。
昨晚,纪录电影《追光万里》在上海举行特别放映会,数百影迷来到片中讲述者卢燕电影梦初始的地方——大光明电影院,一起完成一场穿越百年的精神历险。
传奇人生
卢燕是谁?她是《末代皇帝》里的慈禧太后、《喜福会》里的安美……86岁时,她出演长达8小时的话剧《如梦之梦》;92岁时,出演话剧《德龄与慈禧》;作为上海观众,你很可能在现场目睹过这位奥斯卡金像奖首位华人终身评审的风采。
那么,卢燕是如何走上电影之路的?
“30岁,女,已婚三娃,没系统学过表演,想当好莱坞明星。”听起来像是痴人说梦,但《追光万里》娓娓道来,讲述一个传奇故事。1927年,卢燕出生于北平,父亲早逝,母亲是一代京剧名伶李桂芬。母女二人曾寄居梅兰芳家中长达10年。卢燕自小浸润于梨园艺术,不过母亲认为她缺乏干这个行当的天赋。夏威夷大学毕业后,她在夏威夷最大的医院当会计,一直做到了财务总监。后来,卢燕随丈夫迁居洛杉矶,生活美满,但她心中的演员梦却始终未曾湮灭。丈夫鼓励她:“你从小就喜欢演戏,现在你不如去试一试。不成功,你以后就没有遗憾了。”于是,卢燕进入加利福尼亚州巴莎迪娜戏剧学院学习表演。
毕业后,卢燕凭借“一条过”的出色业务能力,逐渐从小角色演到女主角,再到搭档无数好莱坞巨星。20世纪60年代后期,卢燕接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邀约,参演了一系列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电影,包括唐书璇的《董夫人》,程刚《十四女英豪》,李翰祥《倾国倾城》《瀛台泣血》。人到中年,如今女演员埋怨没有好角色没有好剧本的中年,她三获金马奖,登上事业高峰。
幻梦时空
如今,卢燕96岁了,是一部行走的华人电影奋斗史。纪录片里,她在洛杉矶游走,也回到上海、北京(摄制于2019年),跟随她行走的脚步,光影的记忆徐徐展开。
通过卢燕穿针引线,《追光万里》展现了第一位在好莱坞闯荡的华裔女星黄柳霜;扛着摄影机,在战火纷飞中穿梭的中国电影先驱黎民伟;以现实主义影片打动了数代人,第一位作品在国际影展上获奖、《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的导演蔡楚生;整体扭转了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第一位让中国通过功夫片走向世界的巨星李小龙等4位中国电影人。
那是中国电影最早的“众星荟萃”的时代,也是《追光万里》剧组从调研、走访、深挖史料到纪实拍摄,历时近5年奉上的一道光影盛宴。在这部节奏并不算轻快的纪录电影里,藏下了30余部经老电影画面修复的中外经典电影片段,其中不少为首次呈现;藏下了李小龙弟子、双节棍大师丹尼·伊诺山度,隐身江湖的《董夫人》导演唐书璇等的独家采访;藏下了黎民伟、黄柳霜、李小龙、蔡楚生的珍贵记录影像及原声……
如果说,电影的意义在于造梦,那么《追光万里》钩织了一方关于中国电影初生阶段、惊心动魄的幻梦时空。如果说,卢燕从艺60多年,充满了传奇色彩,那么跟随她跨越东西,追光百年,穿过那一个个传奇的名字,我们摸索到的反而是一份踏实——老一辈中国电影人对事业的赤诚,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担当,跃然银幕,历久弥新。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