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代表,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杨宇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在入馆工作的22年里,有一个日子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杨宇一生铭记,“我是2004年7月23日入党的,那天真是热泪盈眶,只有一大人才知道7月23日有多么重要,那是一大开幕的日期”。
22年如一日,她始终坚持在一线传播红色文化,既是金牌讲解员,也带领宣教队伍不断守正创新。她亲历了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发展壮大,也见证了红色文化一步步更贴近大众,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今年,她作为中共一大纪念馆的一名基层党员,被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她又一次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一生做一事
如果要问杨宇哪一场讲解印象最深刻,那一定是2017年10月31日那场。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杨宇担任纪念馆基本陈列讲解。
“讲解时长45分钟,带给我的力量,却可以充满我一生。”她告诉记者,她当时内心最大的触动,就是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择一事、终一生”。这六个字杨宇一直默默记在心间,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人生。她坦言,刚工作时,她没有想过这个概念,但她没有离开过这个单位,从一名普通的讲解员,到成为一名管理人员,始终都没有离开宣教工作,而且她相信会坚守下去。
三张流程图
作为基层管理人员,除了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编制各岗位操作手册等也是职责所在。在杨宇的办公室,有她不同时期制作的三张宣教工作流程图。
2002年,她刚提任宣教部副主任,就考虑这个岗位应该怎样做。她制作了第一张工作流程图,不难看出,当时宣教工作的重心只是单纯性讲解接待。第二张图是她2010年世博会前后制作的,这时的宣教工作开始注重青少年教育、注重思政教育。
去年建党百年时,杨宇又制作了第三张图,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中共一大纪念馆正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多元化地讲好建党故事,讲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宣传与教育并重才能真正构建红色场馆的教育品牌与体系。
另外,去年杨宇还把宣教部的所有岗位都编写了岗位说明书。她希望,以后每位新来的人都能知道所有的工作应该怎样去开展,“每个岗位就像家用电器一样,只要打开说明书,就能知道这个岗位应该做什么”。
讲解和教育
这么多年来,杨宇一直身体力行地为讲解员这个职业正名。“很多人一提到这个职业,就会想得特别简单和狭隘,就像我一开始的理解一样,以为就是把稿子背出来,其实不然。”她介绍,如果单纯讲述,越来越没有办法让人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对红色文化的归属,因此要守正创新。她解释:“守正是我们守住阵地接待,让观众从单纯性的打卡式参观,到寻找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创新是我们以各种方式让红色文化圈粉新一代的年轻人。”
她认为,她这代党史教育工作者最想做到的事情,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年轻讲解员如何字正腔圆,如何讲得饱含激情,这些都属于浅层面的。而是应该搭建起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框架,还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这个才是核心和关键。
谈起如今多元的传播方式,她如数家珍,“2020年,我们的讲解员‘变身’主播,通过网络直播带着观众‘云逛馆’;我们与航空公司合作,把镇馆之宝《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带上万米高空,在航班上为乘客讲述建党故事;2021年,开展‘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推出沉浸式情景党课……”
她欣喜地看到,如今,传播红色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到退休资深党务工作者,小到小学生,每一个年龄段,每个不同经历的人群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播着红色文化,影响着同龄人。
杨宇表示,工作在党的诞生地,初心使命就是讲好建党故事、彰显建党初心、诠释好建党精神,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在这“源头”上工作,是一辈子的骄傲和自豪。
本报记者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