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来自浦东新区航头镇的市民朱先辕先生(中)第一个在活动现场办好了订阅二○二三年度新民晚报的手续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晚报我再忙也要看,再晚也要看”“一张晚报在手知晓天下,看晚报是我的爱好”“晚报贴心”“新媒体时代,晚报纸媒还是要看的,权威可信”……今天上午的周浦文化公园,随着新民晚报联合上海邮政App“订了么”开展的公园便民收订暨“新民晚报读者服务日”活动在这里举行,广大市民的“晚报情结”再次绽放。
与我们零距离接触,开心
周浦有“小上海”之称,也是浦东的几何中心。早上八时不到,公园活力便随着此起彼伏的跑步声和跳操声释放开来。闻悉“新民晚报读者服务日”活动今天在这里举行后,多位市民惊呼:这是新民晚报第一次走出中心城区,来到“小上海”与我们零距离接触,开心!
“晚报再忙也要看,再晚也要看!”来自浦东新区航头镇的朱先辕先生第一个来到现场。他说,他每天都看新民晚报,上周四一看到“读者活动日”活动将于今天在周浦公园举行,就特别兴奋,“我以前去淮海公园和鲁迅公园参加读者日活动,坐451路等公交车,单程就要两小时到两个半小时,这次,我骑电瓶车过来,半小时就到了。”
朱先辕在现场第一个办好订报手续后,一看活动现场还有“cofe+”咖啡机器人提供的免费咖啡,再一次激动起来。在他眼里,咖啡配报纸,有滋又有味。
去外地了,回来也要看
就在朱先辕先生旁边,葛荣玲等读者一看到现场的新民晚报吉祥物“燕小新”,就拿着“新民姓‘民’,新民为‘民’”牌子与“燕小新”合起影来。她说,她喜欢新民晚报。合完影后,她又叫朋友一起再来合影。而另一位王女士,则“见缝插针”似的,拉着还只有几岁的女儿“小年糕”与“燕小新”合影。
“晚报好看,我一天不看,就感觉一天的事情还没做完。如果去外地了,回来也要看!”市民张佳有与爱人一起带着外孙女也过来了,他说,他们全家看新民晚报二三十年了,“晚报内容贴合实际,贴近民情,很合我们的口味,是我们的老朋友。”
同样看了二三十年新民晚报的,还有市民张爱琴,“晚报晚报,吃好晚饭看晚报”,她一到现场就说起了这句话;也带着女儿过来的,还有市民黄士平——为了参加今天的读者活动,他带着女儿黄若舟特意从宝山顾村赶了过来,订报之余,还为得到上海著名笑星舒悦等人的签名而激动不已。
我们还要订下去
“新媒体时代,晚报纸媒还是要看的,权威可信。”特意与家人一起来的市民钱林立先生才三十来岁。他说,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家里曾一度中断过订报习惯,后来发觉,新媒体纷繁杂散,有的新媒体还比较乱,就想到了订报纸,“去年订了新民晚报后,家里人都说好看,就继续订了,我们还要订下去”。
同样表示还要继续订新民晚报的还有范健进,“看晚报是我的爱好,一张晚报在手,知晓天下。”他告诉记者,他爷爷、爸爸和他,三代人都是新民晚报的“老朋友”,从新民晚报复刊开始,就年年订天天看。今天订报抽奖抽到一等奖华为手机后,他直言:没想到爱好有这么好的结果,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本报记者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