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防疫情,排忧解难更用心——12月26日11时,“防疫·帮侬忙”在抖音、今日头条推出“紧急热线求助直播”,2个多小时内,全网观看直播人数达43.5万,抖音热榜热度811.3万。记者分赴普陀区、闵行区、黄浦区、嘉定区,给老弱人群送去了最急需的退烧药、止咳药水、感冒药等。
这许多“急救药”中既有百联集团旗下第一医药、圆心药房、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超市等“防疫·帮侬忙”公益企业紧急调拨的物资,更有像陆品凡这样的热心市民捐赠的布洛芬等(详见本报12月26日4版《“关键时刻要有人站出来”》)。
带着一份份互帮互助的真情实意——路再远,阿拉“使命必达”!
■求助一:我是残障人士,母亲病故,78岁的父亲身患癌症。前些天,父亲感染新冠,发高烧卧床不起,急缺N 95口罩、抗原试剂、退烧药和止咳药。因我实在无能力网购和外出,家中米面肉菜也将耗尽。(求助人:裔先生)
送药地:普陀区宜川路413弄
行程:25公里
昨天11时16分,记者在报社带上市民捐赠的退烧药后,赶到了百联集团旗下第一医药南京东路门店,工作人员将装有N95口罩、抗原试剂、感冒药、止咳药水等的大纸袋递到记者手中。运送车再次出发,十多分钟后,广中西路1097号联华超市沪广店,备好的1袋大米、3样蔬菜、3种猪肉又被放到了车上。
11时43分,在老旧小区狭窄的弄堂,记者找到了裔先生家。在将药品和菜肉米面送进屋里后,裔先生激动地紧紧握住了记者的手,“平时居委会对阿拉挺照顾的,但现在他们也都‘阳了’,我们只好找你们帮忙,没想到这么快就送来了……”
■求助二:我们一家三口都“阳了”,妻子和1岁的儿子仍在发高烧,但家里急缺退烧药,特别是给小孩子吃的。我们大人倒是能扛得过去,可孩子烧得没日没夜地哭,这可怎么办啊?(求助人:杨先生)
送药地:闵行区江文路201弄
行程:72公里
记者驱车赶到闵行区鹤庆路上的圆心药房,负责人杜娉婷拿出早已备好的“防疫药包”,有小儿退烧药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缓释胶囊、强力枇杷露、维生素C咀嚼片等。
记者抵达江文路杨先生家时,只见他面色凝重。一问才知,他住在附近的父母也发起了高烧,也是“无药可用”。记者送上两份“防疫药包”,杨先生感动不已:“有这么多人的帮助,一切困难都会过去的。”
■求助三:我们的中学英语老师陈老师99岁了,一直在发高烧,还不停咳嗽。现在家里的药也用完了,阿拉做学生的都急煞了,请你们帮帮陈老师吧。(求助人:虞女士)
送药地:黄浦区淮海中路622弄
行程:29公里
从闵行区返回途中,记者又去探望了99岁的陈老师。一进小区,说明来意,保安师傅连忙打开了一幢居民楼的铁门。走上四楼,推开陈老师的家门,老人正在午休,听说是学生们嘱托记者来送药的,陈老师顿时热泪盈眶。把“防疫药包”小心翼翼地放在床头柜上后,一路送记者出门时,保安师傅连声表示:“放心放心,我们一定会照顾好陈老师的。”
■求助四:我和老伴都“阳了”,高烧发到40℃,咳嗽咳得喘不过气来。现在家里一点储备药都没有,能不能帮帮我们老两口?(求助人:徐先生)
送药地:嘉定区德福路
行程:54公里
载上热心市民和百联集团旗下第一医药捐赠调拨的退烧药、感冒药和止咳药水,记者驱车来到徐伯伯居住的小区外。刚下车,就见到戴面罩、N95口罩“全副武装”的徐伯伯在小区内不停地拱手致谢,记者随即将药品放在了小区门口的快递架上。
返程路上,记者接到徐伯伯的电话,“收到这些药,我的心情已‘阳康’一大半了。”记者告知老人,上海已开设2594间社区发热诊间,而离徐伯伯家最近的发热诊间只有900多米,他可以随时发出求助。当在微信上收到记者发送的相关列表后,徐伯伯立刻回复:心里更踏实了。本报记者 房浩 陆常青 徐驰 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