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新民晚报红双喜杯,都是乒乓球爱好者的快乐聚会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邢罡说参赛图的就是一份快乐
从喜迎新春到欢庆元宵,距2023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还有不到一周时间,沪上的乒乓球爱好者已跃跃欲试。
成绩是次要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邢罡谦虚地表示,自己所在的怼怼队是一支纯业余球队。“我们水平虽然不高,但参加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意义在于,借这个上海规模最大的业余乒乓球赛事的平台,好兄弟们聚在一起,齐心协力,加油打几场球,喜气洋洋地迎接春天的到来。”大家提前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取了个好叫又好玩的名字,“到了赛场,见人就‘怼’。”他笑言,“队名并没有特别的意思,图的就是一份快乐。”
15岁那年第一次拿起乒乓球拍,邢罡便被乒乓球的魅力征服,从此乒乓球成了他最大的爱好。大学时代,他在青岛度过,有一次去国信体育馆看比赛,还追了一次星。“赛后,我等着张继科出来,不仅成功获得了他的签名,还和他合了影。”这令邢罡至今记忆犹新。
更令他感到奇妙的是,来到上海后,因为乒乓球这一爱好,他在球馆里结交的朋友越来越多,前国手宋佳旺成了他的好朋友,平时经常给他一些指点。“小小银球一线牵,宋佳旺曾经和张继科做过队友,乒乓球给我带来了非常奇妙的缘分。”
同样因为乒乓球,这个四川小伙在上海体会到了第二故乡的温馨。自2017年开始,他连续参加了三届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不仅结交了来自各个地方的乒乓球友,还近距离见到了徐寅生、王励勤等上海乒乓球名宿。每届赛事的官方纪念品,他都当宝贝一样珍藏在家中。
今年的赛事报名通道开启后,怼怼队成了最后一支成功报名的队伍,当页面显示报名成功的那一刻,邢罡和兄弟们从椅子上一下跳起来欢呼,直呼自己运气好。“我希望新民晚报红双喜杯,成为我们在上海过年的传统,快乐乒乓让我的上海生活被幸福感和满足感围绕。”
为了契合“快乐乒乓”的宗旨,今年的赛制在以往的基础上,再次创新。竞赛项目为混合团体赛,增加了双打项目且分值2分,并要求每队5名参赛选手至少有1名女运动员。若前三场比赛打成2比2,第四场采用5分金球。创新的赛制,将让比赛更富有悬念、更有看头,也将极大提升乒乓球爱好者的参赛热情。除了派出女选手参赛,不少社会俱乐部以推广乒乓球运动为己任,组织了一批学生运动员来参赛,充分给予他们展示才能的机会。
来自嘉定的上海宇意恒飞乒乓球俱乐部这次成功报名了两支队伍,其中,参加丙级组的成员,代表了00后选手的精神面貌。张承宇、凌郎、俞悦来自同济二附中,唐艺浡、周琳莉在嘉定区业余体校参加乒乓球训练,他们都是少年选手的代表——有冲劲、有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不久结束的上海市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这几名队员收获了不俗的成绩。展望本周末开打的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他们对这个更大的舞台,充满了期待。领队介绍:“新民晚报红双喜杯是乒乓界的大聚会,每年都能碰上很多老熟人,参赛选手里有业余爱好者,也有高水平运动员甚者前国手。对于我们的小队员来说,他们有幸在这个舞台上开阔眼界,接触各式各样的打法,有助于提高比赛的应变能力,增加比赛经验,锻炼心理素质。”
2023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将于2月4日和5日在卢湾体育馆(肇嘉浜路128号)拉开帷幕。经过多年积累,新民晚报红双喜杯已经成为沪上参赛人数最多、项目设置最全、比赛自创性最强、国内外影响力最大的群众性乒乓球比赛。主办方特别提醒: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请球友们量力而行。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