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允中
阿拉国家种萝卜的历史可以讲得上是源远流长,《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和名物的工具书,其中《释草》篇里讲:“芜菁紫花者谓之芦菔(萝卜)。”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也提到了种萝卜的办法。《唐本草》更是把萝卜的特点讲得明明白白:萝卜味道辛辣、甘甜、温润,可以消食、下气、祛痰、解毒。
萝卜的营养价值很高,里向有大量维生素,还有消化酶可以让人胃口大开。《本草纲目》里居然讲“莱菔(萝卜)天下通有之”。可见萝卜分布之广,产量之大。
诗人苏轼是个美食家,爱吃鱼肉荤腥,曾发明“东坡肉”。勿过,伊后来反而变成素食主义者了。有《撷菜》诗为证:“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经常吃萝卜可以强身健体,民间有“十月萝卜赛人参”的说法。还有市井俗语:“萝卜上市,郎中关门”,意思是平时多吃萝卜,人就不易得病,也就不需要去看医生了。
1918年宁波中华卫生公会编辑的《卫生公报》里,有吃萝卜可以治疗当时暴发的流感的讲法,因其能解风火温燥湿热之邪。
我当年读初中的辰光,学校地处广中路,周围一片蔬菜田,每周四下午是劳动日。经常去播种、除草、深翻、收获萝卜。
白萝卜的种子播种前,要先曝晒几天。再要深翻土地,晒上一周,乃末才可以施入农家肥跟硫酸钾,播种行距在40厘米左右,出苗后要除去杂草。中耕时分还要培土。一般秋初播种,只要精心护理,60天到90天就可以收获了。可惜当时缺少趁手的劳动工具,拔出萝卜带出泥,只好一大筐一大筐地抬到河边,用手搓洗。时值初冬,手指头冻得像一根根胡萝卜。
《诗经》里有一句:“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是蔓菁,北方叫芥蓝,俗称大头菜。菲就是白萝卜,意思是采摘萝卜和蔓菁,难道只要叶子,不要根部吗?诗歌运用反问,强调这两种东西的根部,才是阿拉要收获的果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