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良
每天,我伫立在17楼阳台窗前,眺望着清澈、平静的苏州河水感叹,苏州河及其两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黑臭的城中河变成了亮丽的景观河。而这一切的变化,我亲眼目睹,因为我30多年来一直住在苏州河畔。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工作的单位分配给我一套住房,离苏州河不足300米,中间是一片低矮破旧的棚户房。看房时,就闻到了从苏州河飘过来的阵阵臭味。之后,一住就是十多年,窗子常常关闭,尤其是晚上,河面上不断来往的运货船发出“哒哒哒”马达声,让人难以入睡。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准备购置大一点的新房,新房子的每一间都能看到苏州河。回家后,与家人商议,遭到反对,因为此房离苏州河不到30米,臭味更浓,但我坚持着,坚信苏州河水终有一天会变清,两岸坏境一定会改变。
我曾在法国巴黎的塞纳河上乘船观光,清清的河水,两岸旖旎的风光,尤其是埃菲尔铁塔,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等优秀历史建筑,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又漫步在德国科隆莱茵河畔,美丽的景色令我陶醉。还从报上看到过英国治理泰晤士河的报道,一条比我们的苏州河还要黑臭的河,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最终变成了一条令世界赞美的河流。我梦想着,哪一天,我们的苏州河也能像他们的城中河一样,河水清清,游客乘船观景。
1998年,“上海合流污水治理第一期工程”启动,经过多年治理,河水终于变清。其间,我看到挖泥船上的工人们日夜奋战,将河底的污泥挖起运走。又看到粪码头、垃圾码头拆除了,建起了飞鸟型亲水平台。河畔优秀历史建筑四行仓库、天后宫、上海总商会等重新作了整修,焕发了新的生机,苏州河的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如今,我站在新闸桥上向东远望,清澈的河水将远在浦东陆家嘴的上海中心大厦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河的中央。两岸的绿树、楼宇、桥梁的倒影也在河中,岸上建筑、水中倒影连成一体,有人描绘,苏州河构成了当今的清明上河图。苏州河治理的成果,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体现人民城市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