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千人一面”和“多面人生” 上海持续掀起主题教育学习热潮 民生服务提升提速 从“霓虹哨兵”到“特战尖兵” 部分国际邮轮航线6月起有望恢复 应急演练备战复航 办实事解民忧:问“题”于民
第1版:一版要闻 2023-04-25

办实事解民忧:问“题”于民

共绘人民城市建设“工笔画”,本报向市民朋友征集调查研究问题线索

部署主题教育,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大兴调查研究,就是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今天,我们问“题”于民——

或许你还蜗居一隅,灶台油腻、马桶气味难闻;或许你公房老旧,楼上往下滴水、下水道却又经常堵塞;或许你是自驾一族,经常看着导航上拥堵的红色自嘲马路是停车场、自己是吸尘器,回到小区还要苦觅一个停车位;或许你在农村,办起民宿打拼新生活,总觉客源不多、财源不广;或者,你刚操心住房,又操心孩子上学;再或者,你垂垂老矣,腿脚不灵便、手脑不协调,孩子不在身边,有些担心……

或许,你一直在基层一线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可是你想解决,却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声音太小不被人听见,或者文山会海,被台账程式困扰缠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即便是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也还有为数不少生活相对困难的群众;总书记还指出:城市是个生命体、有机体,治理不好也会得病。不管你在承受还是在努力,都对问题有发言权,请你告诉我们,给出议题、表达心愿、提示思路。

我们甘当人民群众小学生。我们的首席记者整装待发、尽锐出战,佩戴视频记录仪,望闻问切,查短板、找症结,形成可信、可视的调查报告,把问题发现出来,意见反映上来,经验总结出来。

1982年的1月1日,新民晚报在与读者阔别16年后复刊。老社长赵超构在题为《复刊的话》的文章里写下“为百姓分忧”五个字。40多年来,本报始终如一为解百姓之忧不断鼓与呼。我们相信,只要“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就一定能办实惠民生的事、办细暖民心的事、办好顺民意的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发出邀约,一起共绘上海治理“工笔画”。归根到底,这是人民的城市,要靠老百姓一起来打造自己的幸福乐园。

本报编辑部

请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962555

新民App:“帮侬忙”入口

微信公号:新民晚报 新民帮侬忙

今日头条:上海频道“头条帮忙”入口

电子邮箱:dzlx@xmwb.com.cn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