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瑞
入党50年,恰逢建党百年。自豪啊!你在哪里入的党?我在“红岩”上入党。一语惊四座,想起江竹筠。电视屏幕上,她一头秀发、一张圆脸,深沉的大眼流露了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山城像一块巨大的“红岩”,也是我的第二故乡。
读中学时看《红岩》,书是父亲从厂图书室借来的。晚上躺在被窝里看,一盏5支光的小灯照着书,里面的共产党人,特别是江姐深深感动了我。面对难以忍受的酷刑,她没有吐露党的一丝秘密。这种革命意志感染了我从少年走向青年。
1969年2月初,我准备自找门路到家乡浙江黄岩务农。已经买好了火车票,准备第二天出发。接到学校通知,夜7点父亲到学校开家长会,临时班主任陆老师对我父亲说,“刚收到征兵通知,会就不要参加了,赶快回家叫王妙瑞同学去退票吧,试一试体检能否过关?参军总是光荣的事情。”我一路绿灯被批准入伍了。当兵的地方是重庆。没有去成黄岩,却奔向了红岩。星期天请假,去找“江姐”,到过嘉陵江畔八路军办事处红岩村,新华日报旧址和地下党接头的沙坪坝书店等等,就是没找到江姐留下的红色足迹,我有点遗憾。
入伍3个月入了团,接着写了入党申请书。云南籍排长和贵州籍文书,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谈心中,打过仗、立过功的老排长说,一个人要入党,最重要的是思想先入党。要学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学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原来心里有江姐,现在又有张思德和王杰了。我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政治学习、军事训练、作风培养、内务卫生等方面力争做到最好。深夜紧急集合训练,不准开灯,5分钟必须到场列队。我3分钟内起床、打好背包,全副武装到场集合。实弹射击5发子弹打了47环。那是在夏天近50摄氏度的高温下训练,流了很多汗水换来的。夜里10点熄灯号响了,常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学习体会登在黑板报上。连队需要有人去养猪,我自告奋勇报了名。回到营房一个人管几十头猪,从不会到会,艰辛付出,把猪养得只只膘肥。天热因赤脚打扫猪圈,脚趾受病毒感染滚脓流血,我穿一只解放鞋坚持干活,没有一句怨言,也不同意换人。首长说这不像是从大上海来的城市兵啊。
争取入党的日子里,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去践行。入伍一年后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宣誓仪式是在连队的临时驻地,重庆一家棉纺织厂的会议室举行,该厂地处南岸的长江边。我面对鲜红党旗,庄重地举起了右手。很多年以后老排长来上海旅游,在黄浦江边对我说,长江上游我们连队住过的那个厂,就是江姐做过工的地方。心里一阵激动,自己寻她千百回,回到了党的诞生地,方才知晓我是在“江姐”身边入了党!想起一次野营拉练中,当了排长的我果断处置了一起军车突然起火事故,避免车上弹药的爆炸,我也是经受了“不怕死”的考验哦。
入党时唱过国歌。1979年我从“红岩”回来,市民政局分配给我的婚房,在杨浦长阳路429弄慧源里。30年后,弄堂对面新建起一座国歌纪念广场。原来当年的荆州路上,有党领导的左翼影片拍摄基地电通影片公司。《义勇军进行曲》即诞生于此。前几年,我和战友回到重庆参加红军师成立80周年活动。特地去了一趟南岸看望“江姐”,我轻轻地唱起了国歌,心潮如脚下的长江水一样奔腾。我的人生,一直与红色基因有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