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歙砚之中闻蝉鸣 圆雕玉兔呈祥瑞 一本有故事的棋刊 铜胎雕漆凤尾瓶 婴戏图款竹雕笔筒
第13版:民间收藏 2023-07-01

铜胎雕漆凤尾瓶

铜胎雕漆凤尾瓶

◆原 野

这件铜胎雕漆凤尾瓶是早年从友谊商店觅得的,色泽质感极佳,手工制作,做工精细,器型精致漂亮,花纹雅致,雕刻极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胎体为铜制,表面的朱红大漆由百余层漆层构成,工艺繁复精细,是一件难得的收藏佳品。

这件凤尾瓶高21厘米,口径5.7厘米,胸径9.9厘米,底径7.2厘米。上口呈喇叭状,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凤尾,故名。图案主题为“葫芦”,因和“福禄”谐音,暗含“富贵吉祥”的寓意,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属于传统吉祥纹样。古代夫妻结婚都会饮用葫芦盛装的美酒,祝愿夫妻百年好合。又因葫芦是藤蔓植物,而且枝蔓密集,又有“家族兴盛、子孙满堂”的寓意。在漆器中使用葫芦纹样也独具特色,因为漆层甚厚,可以高下磨砺,所以纹样的轮廓圆润,叶形优雅,葫芦饱满,有极强的立体感。

事实上,我国的漆器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开始从漆树上采割天然液汁并掌握了漆的性能,用以制器。河姆渡遗址中就曾发现“木胎朱漆碗”和“缠藤篾朱漆木筒”,制作于六七千年前。河南殷墟商代遗址以及在陕西长安、河南洛阳等西周墓葬中出土的各种螺钿、镶嵌、彩绘漆器有了相当高的水平。汉代漆器达到了鼎盛期,漆器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工艺之精、生产地域之广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可以说是我国漆器工艺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唐代漆器由生活用品向工艺品方向发展,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宋代开始流行光素漆器,又称一色漆器,指通体髹一种颜色的漆器,有“黑髹”“朱髹”“褐髹”“紫髹”“金髹”等,其中“朱、黑、褐”三色最为常见。

漆雕,以其原料珍贵,工艺复杂精细、纹饰精美考究,以及大漆独有的色泽、质感和富有立体感的画面,有着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被视为华夏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至尊中国红”。历经商周直至明清,漆雕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历代皇家御用重器中不乏漆雕器具。

我国漆器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一般需要先制作出胎体,然后上漆,胎体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有竹木、陶瓷、铜、铁等,但也有用固化的漆直接刻制而不制作胎体的。胎体制成后,工匠会运用多种技法对表面进行装饰。漆器的漆层在潮湿条件下阴干,固化后表面坚硬,有耐酸、耐碱、耐磨的特性,表面可以抛光,成品外观可与瓷器媲美。优美绝伦的漆器,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